
看 度 锐 评
中秋一过,就到了品尝大闸蟹的时期,因为携带或者送礼方便,螃蟹券近年来备受青睐,而一些怪象也随之而来。近日就有媒体报道,有的商家,一只螃蟹都不卖也能赚钱。比如,商家印刷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的价格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再以500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同时又以250元的价格往回收,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蟹券商家。一番操作下来,蟹券商家净赚100,营销人员也能赚上150元。网友调侃,没有一只螃蟹受到伤害,大家还都赚了钱,这不挺好吗?
哪有这么简单。细想一下就知道,他们赚的钱是从哪儿来的?不就是第一个花了500元购买螃蟹券的人吗?而花钱买劵的,大多也是为了送礼,而收礼的人呢,很多时候宁愿把券换成现金,这样,他也就凭空挣了250块。加起来,营销人员、蟹券商家、收礼人,刚好平分了蟹券购买者的这500块。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还没有一只螃蟹受到 伤害,这不挺好吗?可真是这样吗?这螃蟹券要是送给亲朋好友的也还罢了,人情往来无可厚非,可如果是为了找门路托关系,送礼办事的呢?那螃蟹券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张消费券,而是“敲门砖”和“通行证”。你想办的事儿越大,这蟹券上的价格就越高,几千上万的价格,商家都敢标,到了这一步,卖蟹券的人不是在卖螃蟹,买蟹券的人也不是为了吃螃蟹,整个链条里,螃蟹好像参与了又好像没参与,跟一些天价月饼、名烟名酒一样,俨然成了某种代币。送出去的,压根就不是螃蟹,而是所谓的“面子”。
另一方面,蟹劵经过一圈击鼓传花后,总还是会有人拿着劵去兑螃蟹的,而这时往往会出现的局面是,要么无法提货,要么提的货与蟹券注明信息不符,极端情况下,商家直接跑路。这样算下来,真正上当的或许正是爱吃大闸蟹的吃货,拿着标注金额不菲的蟹劵,最终却吃了个寂寞。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近几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在想办法解决。而真爱吃蟹的各位,咱还不如去线下的正规市场买,想吃哪只点哪只。因为这螃蟹劵背后的套路啊,有时真比阳澄湖的水还深!
扫码添加看度君微信
立即加入看度锐评读者群↑↑↑
—END—
看度新闻
文字 / 杨姗姗
视频 / 陈冉
主播 / 朱翔晖
制图 / 舒晴
编辑 / 王亚玲
责任编辑 / 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