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时间  船舶  公司  BC支付接口  学生  软件 

纳微科技江必旺:科创板上市让一个行业“由死向生”丝路歌词

   日期:2023-11-10     浏览:41    评论:0    
核心提示:2023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交易4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财经推出《科创硬力:科创板4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
2023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交易4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财经推出《科创硬力:科创板4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4年来的得失,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对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微科技”,688690)创始人、董事长江必旺的专访。

  “科创板推出时,我自己就很激动,因为真正有一个板块,是来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的。”江必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在科创板之前,A股用的是一套标准去衡量硬科技公司与传统公司,硬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价值,是无法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科创板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现状;后来,科创板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有利于科创企业进一步发展,我认为,科创板上市非常符合纳微科技的需求。”

  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精度、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微球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因为标的稀缺,纳微科技于2021年6月23日在科创板上市时,首日涨幅高达1274%,刷新彼时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纪录。

  纳微科技的上市,改变了“两件事”。

  “过往一些展会上,微球材料相关展台都是跨国公司,如今,你看到的展台多数都是国产公司。”江必旺表示,纳微科技上市前后,微球材料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纳微科技被关注后,大量资本涌入,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涌入,原来一些“奄奄一息”的公司也重现生机,如今,行业逐渐培育起四五十家相关企业。

  江必旺此前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一步步带领纳微科技的上市,给了科研市场很大的震撼。“之前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都是发文章、发论文,现在触动了很多人从科研院所走出去,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产业化的发展。”

  更重要的改变,是纳微科技本身。“科创板上市公司”成为金名片,过往“人微言轻”,时常在拓展市场时而“碰壁”,如今,那些行业知名大药厂的信赖程度完全不同。“我们一家外国大客户,他们在纳微科技上市前的洽谈,主要目的都是‘砍价’;上市后洽谈的主题就变成了‘保供应’。当然更重要的是,纳微科技终于有资本去国际上招揽自己中意的高精尖人才。”江必旺认为,一家公司想要具备全球竞争力,其他领域短板都可以弥补,唯独人才不可或缺。

  对于科创企业而言,上市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资本工具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江必旺对下一步希望在融资方面能进一步放宽限制,相关制度安排能够靠近港股、美股。

  澎湃新闻注意到,纳微科技上市时,募资规模仅有3.5亿元,募资规模较小。作为参照,截至7月21日,2023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募资平均规模为29.69亿元,最低值为6.38亿元。由于3.5亿元的募资规模,对企业发展支撑力度相对有限,纳微科技很快开始了再融资计划。

  “再融资时,各方面限制较多,也增加了融资成本。比如说,我们出资3000万元,投资了微球产业基金,希望支持创业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但是按照规定,我们的后续募资规模需要扣除3000万元的额度,这不仅影响我们再融资规模,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我们去投资并购。”因此,江必旺希望,在融资相关制度安排上能进一步优化。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江必旺的对话实录(略有编辑):

  澎湃新闻: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科创板上市之时,已有十年之久,纳微科技什么时候开始启动资本化的?最初上市计划是怎样的?

  江必旺:与很多创业公司不同,纳微科技直至成立近十年才引入外部投资者。一直没有进行融资的原因,是我并不认为资本过早地介入是一件好事,因为投资方一定会要求公司走“短平快”的发展路线,而这并不是我所期望看到的。于是,纳微科技早期主要是通过可落地并成功商业化的业务,提供现金流,以满足公司研发以及运营资金需求。

  公司成立近十年,也就是2017年,我们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公司发展站上了新台阶。这个时候不管去拓展市场、建设厂房,还是招聘人才,都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撑公司的发展。也就是这一时间段,纳微科技开始进行融资。因为投资人有退出的预期,我们上市计划也同时启动,不过,当时科创板并未推出,我们的目标是创业板。2019年,科创板落地后,我们毫不犹豫地认为,科创板是纳微科技最适合的板块。

  澎湃新闻:为什么觉得科创板是纳微科技最适合的板块?科创板哪些制度设计最吸引纳微科技?

  江必旺:首先我自己就很激动,因为真正有一个板块,是来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的。在科创板之前,A股用的是一套标准去衡量硬科技公司与传统公司,硬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价值,是无法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科创板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现状;后来,科创板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有利于科创企业进一步发展,我认为,科创板上市非常符合纳微科技的需求。

  澎湃新闻:“立足底层技术创新,将纳微做成一家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初,你就设定了目标。在追赶这一目标上,科创板上市有着怎样的“承上启下”意义?

  江必旺:我以前说过,我在创业的过程中,人才绝大多数都是靠自己培养,因为在上市之前,“人微言轻”的纳微科技很难吸引到顶尖的人才。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须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吸纳顶尖人才才能实现更多的创新。

  我们上了科创板之后,公司最大的变化就是吸引了大量的顶尖人才。公司现有国家级人才就有五位,同时,还从国外引进回来了一些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上述引进的人才中,不少是我很久以前就想聘请的,例如陈武博士曾是安捷伦的首席科学家,我在十年以前曾邀请他加入。纳微科技总经理牟一萍,此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大中华区总经理,也是很早期邀请过她的加入,最终因条件不具备而作罢。

  但是上市之后,在纳微科技的力邀之下,很多顶尖人才加入了纳微科技,一方面,我们有能力支付他们的薪酬,另一方面,搭建了持股平台,公司薪酬制度更加完善,能够吸引人才。

  一家公司想要具备全球竞争力,其他领域短板都可以弥补,唯独人才不可或缺。科创板上市,弥补了纳微科技在人才吸纳上的缺憾,在“成为一家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澎湃新闻:能否总结下,纳微科技在上市的两年时间里,科创板如何“加持”企业发展?

  江必旺:一,纳微科技上市后,品牌效应明显,为市场拓展提供了便利。我们客户多数是行业知名大药厂,他们对供应商要求较高且十分慎重,一旦达成合作,供应链依赖程度高。纳微科技在上市前,“人微言轻”,很多药厂出于稳定供应的考虑,会选择进口厂商,纳微科技也因此在市场拓展中,时常碰壁。

  但在科创板上市后,外界的信赖程度完全不一样,纳微科技有着“科创板上市公司”“金名片”,甚至国外一些客户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上市前,他们与纳微科技的洽谈,主要目的都是“砍价”;上市后洽谈的主题就变成了“保供应”。

  二是,上市后,纳微科技的融资通道进一步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投资或者并购业务协同的企业。

  澎湃新闻:机遇另一面就是挑战,上市后,纳微科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江必旺:一,上市之后,作为公众公司,内部控制需要规范并持续完善。

  二,纳微科技上市之后,大量资本涌入纳米微球材料的赛道,行业竞争明显加剧。

  澎湃新闻:纳微科技在上市时创造了首日收盘涨幅的历史,但如今受多重因素影响,股价有所回落。面对短暂的二级市场波动,纳微科技会有焦虑么?你觉得纳微科技被低估了吗?

  江必旺: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因素很多,并且不受控制。我认为,一时的股价波动,会让短期投机者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就会十分淡定。尤其是纳微科技在引进大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之后,基础打好了,剩下的交给时间,我们依旧朝着“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而持续迈进。

  澎湃新闻:纳微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制备的领军企业,你觉得科创板给公司所在的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江必旺:一,纳微科技上市,让微球材料相关产业链的企业“由死向生”。

  过往一些展会上,微球材料相关展台都是跨国公司,但是现在的展会,主要展台都是国产公司“林立”。也就是说,纳微科技上市前后,微球材料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纳微科技被关注后,大量资本涌入,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涌入,原来一些“奄奄一息”的公司也重现生机,如今,行业逐渐培育起四五十家相关企业。

  二,带动高校教授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创业前,我只是一名北京大学的教授,一步步带领纳微科技的上市,给了科研市场很大的震撼,之前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都是发文章、发论文,现在触动了很多人从科研所走出去,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产业化的发展。

  澎湃新闻:从科创板到全面注册制,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与此同时,外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仍充满期待。你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改革举措中,哪些方面更值得期待,重心应该是什么?

  江必旺:对于科创企业而言,上市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资本工具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一,希望在融资方面能进一步放宽限制,相关制度安排能够靠近港股、美股。

  因各种原因影响,纳微科技上市时,募资规模仅有3.5亿元,募资规模很小(注:截至7月21日,2023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募资平均规模为29.69亿元,最低值为6.38亿元),不够支持企业发展。所以,上市之后我们需要再融资时,各方面限制较多,也增加了融资成本。比如说,我们出资3000万元,投资了微球产业基金,希望支持创业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但是按照规定,我们的后续募资规模需要扣除3000万元的额度,这不仅影响我们再融资规模,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我们去投资并购。

  二,募资项目上,希望募投项目变更的灵活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因为原来申报的募投项目,在实际获得募集资金的时候,可能因市场形势或者技术变化而产生调整。我们希望,募集资金可以限制用途,但不局限于限制在具体某一个项目。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三,股权激励方面,股份支付费用上希望建立适当调整的机制。我们在为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时,股价处于高位,如今股价回落。但是,现在摊销股份支付费用,还是按照此前高位授予价格计算,对表观利润影响较大。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6260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纳微科技江必旺:科创板上市让一个行业“由死向生”丝路歌词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