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业务,深圳88万人办理!中青年最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作为先行城市,深圳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首月成绩亮眼。截至12月25日,深圳共有88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个人养老金落地已满一个月,国内金融系统已逐步接入个人养老及业务。目前,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包括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14家证券公司、6家保险公司、40家基金公司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公布了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名单,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在先行城市(地区)实施。
记者了解到,深圳具有发展个人养老金的独特优势特色:深圳金融业属于内地金融城市“第一梯队”,金融多项指标领跑全国,为养老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圳居民收入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为深圳加快推进养老第三支柱提供了空间和潜力。
此外,深圳具有“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要发展机遇,各类改革政策资源丰富,为政策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此,深圳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据了解,截至12月25日,深圳共有88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从试点情况看,具有群体以中青年为主、金融产品吸引力最强、业务流程便捷,与监管引领护航四大特点。
从结构看,中青年是选择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主要人群。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账户开立人占比66.03%,其中30-40岁的市民占比最高,占比超过4成。
其次,截至12月25日,辖内22家银行机构上线百余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公募基金等,辖内5家保险公司上线6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有46.3万人向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资金,占总开户数的52.61%,累计缴存资金7.67亿元。
流程线上化方面,深圳辖内银行机构做好个人养老金系统、流程、产品、信息化等配套服务工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办理,节省“脚底成本”。加强外部联动,主动对接深圳人社、深圳社保等公众号“个人养老金”专栏,便利参保人“无缝衔接”。
监管方面,深圳银保监局建立了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报表及报告制度,密切跟踪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落地执行情况,确保规范起步。并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共同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形成政策合力。
下一阶段,深圳银保监局表示,将充分发挥监管引领,聚焦政策宣传、平台建设、金融服务创新等三方面系统推动个人养老金落地落细,探索打造养老第三支柱“深圳样本”。同时联动各方,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守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中天金融:已依据协议及双方协商的时间及交易进程支付定金70亿元南方财经12月29日电,中天金融公告,《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将《框架协议》约定的定金金额由10亿元增加至70亿元,同时,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中胜世纪”)将其合计持有的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人寿”)33.41%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公司行使,委托期限至中国保监会批准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且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完成之日或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事项终止之日。截至目前,公司已依据协议及双方协商的时间及交易进程支付了定金70亿元。
“雪崩”已至?硅料价格断崖式下跌,降价之路或才刚开始集邦新能源网最新披露的价格显示,单晶复投料平均198元/千克,单晶致密料平均195元/千克,单晶致密料最低价达到180元/千克,主流成交价跌破200元/千克。
今年硅料价格一度飙升至330元/千克左右的峰值,三季度末开始,硅料价格出现松动并持续下探。12月初,业内曾掀起“雪崩”将至的激烈讨论,但是,当时业内各方均澄清称,硅料并未降价。
“12月初,硅料价格降到250元/千克的时候已经是没预料到的了,但是没想到现在硅料价格‘雪崩’得这么彻底。”上海有色(SMM)光伏分析师史真伟今天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断崖式下跌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还是供应过剩,再细究一点,是硅片环节的过剩。
“这次的降价逻辑是由硅片主导,硅片降完、硅料跟着降价。硅片端‘价格战’的持续进行导致了硅片的价格暴跌,继而压制了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产品的价格。”史真伟说。
硅料“雪崩”始于硅片的降价。上周,两大硅片龙头企业的报价再次出现断崖式下跌。
据隆基绿能(601012.SH)12月23日的报价,硅片在155μm厚度变为150μm厚度后,整体降幅还有27.3%;TCL中环(002129.SZ)也发布了降价公告,P型182硅片降至5.40元,210报价7.1元,降幅超过23%。
硅料供给过剩也是一大诱因。业内预测,2023年总产能将达到179万吨,2024年达到250万吨以上。
供给过剩的情况从硅料企业的库存数据也可窥见一二。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硅料的库存已经逼近7万吨大关,这之中部分龙头企业的库存已高达1.5万吨,并且3家一线企业出现了万吨以上的硅料库存。
上海有色(SMM)认为,按照目前多晶硅售价计算,一线企业多晶硅生产利润仍能达到140~150元/千克,企业生产积极性仍较高,叠加部分新投产线的爬产计划,多晶硅的供应仍保持增长状态。
目前180元/公斤的价格距离一线硅料厂50元/千克左右的成本线还较远,那么降价之路的终点会在哪里呢?
谈及硅料端降价的底部空间,史真伟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因为这次‘雪崩’得太彻底,谁也预测不准价格底部在哪里,可能硅料价格降到100元/千克左右,降幅会出现明显地减缓,因为这个价位已经逼近二三线企业的成本线了。”
集邦新能源研究(EnergyTrend)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临近月底,下游市场需求不振叠加成本倒挂,采购动作有所放缓,观望氛围较浓,而12月硅料供应增量明显,需求不畅下,硅料供应出现明显过剩。“本周部分料企虽在报价上未做明显下调,但议价时,让利空间较大,个别硅料企业为排库部分订单以较低价格成交,整体市场成交价格混乱。预计随着硅料库存的进一步增加,后期硅料仍有走跌可能。”
光伏产业链从上至下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此次上游“雪崩”式大降价,短期内,对下游企业的业绩影响将出现分化。
“上游降价对下游光伏企业净利润的影响还是需要看上游的降价速度,硅片环节的净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相对来看,电池片环节的净利润可能反而会增加,因为它相对于硅片的降价速度比较慢。硅片、硅料的降价对于组件企业来说算是一个好事,毕竟组件端比较大的困难是成本端的压力。”史真伟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
一家龙头硅料企业的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一个时间段内,比如产业链的终端价格和产业中间环节的价格在波动的时候,会有一些特定的环节,在某一些时间段内,利润可能出现增厚的情况。但是,拉长了来看,企业能不能赚到超额收益还是要看你本身产品的竞争力和与客户之间的议价能力。”
“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是‘价格战’,最终比拼的就是价格。”在该龙头硅料企业高管看来,如果光伏企业能有一些技术上的差异或者其他的新的东西,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差异化的竞争点,那么这种企业一般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短暂的价格波动下,赚点薄利是不可持续的,相当于‘饿了几年,吃饱一顿’。”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