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船舶  BC支付接口  学生  时间  软件  公司 

发行规模大增 绿色债券市场迎来黄金期清明节是第几个节气

   日期:2023-10-23     浏览:22    评论:0    
核心提示: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共发行绿色债券56只,共计规模达880.63亿元,而2021年1月份仅发行绿色债券12只,共计67.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1月份债券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是去年同期近

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共发行绿色债券56只,共计规模达880.63亿元,而2021年1月份仅发行绿色债券12只,共计67.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1月份债券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是去年同期近13倍。

2022年1月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激增。

记者以Wind债券概念“绿色债券”数据统计,在剔除地方债、金融债后,2022年1月绿色信用债发行49只,规模共计554.63亿元。而2020年1月,绿色信用债发行14只,规模共计105.13亿元;2021年1月绿色信用债发行9只,规模仅45.3亿元。今年1月的绿色信用债发行量为去年同期的12倍多,也是2020年同期的5倍有余。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将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在2022年甚至未来数年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品种,绿色债券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将愈发凸显。

年初绿债发行爆发式增长

2022年年初,绿色债券发行呈爆发式增长。

按全口径统计,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共发行绿色债券56只,共计规模达880.63亿元,而2021年1月份仅发行绿色债券12只,共计67.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1月份债券市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是去年同期近13倍。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大幅提升,接近去年的12.2倍。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作为直接融资工具,绿色债券的加速发行,既可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又可以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债券市场进入绿色融资。

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范为表示,绿色金融,尤其是作为绿色金融主要工具之一的绿色债券,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明星产品。

华鑫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丁晓峰认为,绿色债券发行要求资金募集与绿色产业有关,有助于双碳减排及相关减排技术的改进,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深受投资者认可,可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债券市场融资,且扩大参与绿色经济的渠道。

“另外,绿色债券发行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同等级债券的发行利率,这也有助于企业节省成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双碳减排,进入绿色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丁晓峰说。

去年以来,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以及各类主题的绿色金融债等创新品种不断推出。沪深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均建立了绿色通道,并设立了绿色债券统一标识,鼓励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

绿债市场在规范中扩容

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消费相关基金。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认为,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将会小幅扩容。

一方面,“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巨额的资金,绿色金融仍有扩容发展空间。同时,绿色债券支持目录统一、绿色债券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等政策也为绿色债券市场的扩容发展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2022年待偿还的绿色债券规模相比2021年下降了22.88%。梳理2016年至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的净融资规模可以发现,除了2020年的低点外,其余年份的净融资规模在2000亿元至2500亿元间波动。在净融资规模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预计待偿还规模下降会导致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的幅度不会太大。

“总体看,目前绿色债券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总体比重仍然较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资本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丁晓峰说。

编辑:于琦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55112.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发行规模大增 绿色债券市场迎来黄金期清明节是第几个节气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