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BC支付接口  孩子  销量  软件  船舶  学生  时间  公司 

货币政策发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白薯的做法

   日期:2023-10-06     浏览:44    评论:0    
核心提示:区域融资分布不均衡问题一直广受各方关注。近期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此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特别提到:“

区域融资分布不均衡问题一直广受各方关注。近期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此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特别提到:“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金融循环不畅,信贷增长较为缓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增加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为什么要重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目前区域金融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短板?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如何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学者。

区域金融分布不均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与GDP的分布大致匹配,GDP占比越高的地区,其社融占比也越高。不过,在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社融集中度却在提高,表明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优势地区聚集。”兴业研究公司宏观研究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贷款和直接融资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表示,相较于实体经济层面的分化而言,金融在区域间的分化更为突出。部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地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金融风险形势。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有10个省份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出现了收缩,其中辽宁减少了1924亿元、海南减少了841亿元、青海减少了751亿元、天津减少了667亿元、山西减少了601亿元。二是部分省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锐减。三是一些经济表现较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地方,城投债融资成本明显攀升。四是个别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持续积累,存在风险暴露的可能。

“今年以来信贷增长区域不平衡特点明显,不仅是贷款数量增长不平衡,还表现为不良贷款率不平衡。贷款增长好的地区贷款不良率较低或者下降形成良性循环,贷款增长不好的地区贷款不良率较高或者上升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会加大区域性金融风险,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在具体区域层面上,信贷资源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集中的趋势明显,东北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面临金融资源流出的压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

以金融为“药引”

为什么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值得高度重视?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金融往往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特征,如果某一区域经济放缓,金融资源流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下滑,企业投融资收缩,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更为严峻,就业和消费也将放缓,不利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在冯煦明看来,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地区流动和产业地理格局调整,这是造成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和金融风险叠加的两个基础性因素。

“应当认识到,造成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风险暴露的原因是多重的,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等短期因素,还包括人口流动、产业基础等中长期看来更为根本的基础性因素。从应对策略上,也应短期视角与中长期视角并重,按照‘人口—产业—金融’结构协调、良性循环的思路,统筹布局,综合施策,在防范化解地区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冯煦明称。

周茂华表示,打破“僵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金融为“药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经济要素在区域集聚,使企业组织生产、增加就业、促进消费需求,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活络微观经济,有助于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促进内循环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拉平区域发展差距,也是在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全文

区域融资分布不均衡问题一直广受各方关注。近期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此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特别提到:“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金融循环不畅,信贷增长较为缓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增加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为什么要重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目前区域金融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短板?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如何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学者。

区域金融分布不均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与GDP的分布大致匹配,GDP占比越高的地区,其社融占比也越高。不过,在2013年至2020年间,GDP的区域集中度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社融集中度却在提高,表明金融资源正加速向优势地区聚集。”兴业研究公司宏观研究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贷款和直接融资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冯煦明表示,相较于实体经济层面的分化而言,金融在区域间的分化更为突出。部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地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金融风险形势。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有10个省份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出现了收缩,其中辽宁减少了1924亿元、海南减少了841亿元、青海减少了751亿元、天津减少了667亿元、山西减少了601亿元。二是部分省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锐减。三是一些经济表现较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地方,城投债融资成本明显攀升。四是个别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持续积累,存在风险暴露的可能。

“今年以来信贷增长区域不平衡特点明显,不仅是贷款数量增长不平衡,还表现为不良贷款率不平衡。贷款增长好的地区贷款不良率较低或者下降形成良性循环,贷款增长不好的地区贷款不良率较高或者上升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会加大区域性金融风险,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在具体区域层面上,信贷资源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集中的趋势明显,东北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面临金融资源流出的压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

以金融为“药引”

为什么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值得高度重视?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金融往往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特征,如果某一区域经济放缓,金融资源流出,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下滑,企业投融资收缩,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更为严峻,就业和消费也将放缓,不利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在冯煦明看来,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地区流动和产业地理格局调整,这是造成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和金融风险叠加的两个基础性因素。

“应当认识到,造成当前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风险暴露的原因是多重的,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等短期因素,还包括人口流动、产业基础等中长期看来更为根本的基础性因素。从应对策略上,也应短期视角与中长期视角并重,按照‘人口—产业—金融’结构协调、良性循环的思路,统筹布局,综合施策,在防范化解地区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冯煦明称。

周茂华表示,打破“僵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金融为“药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经济要素在区域集聚,使企业组织生产、增加就业、促进消费需求,并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活络微观经济,有助于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促进内循环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拉平区域发展差距,也是在促进共同富裕。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48285.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货币政策发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白薯的做法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