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付喜国:确立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者的法律地位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付喜国提交了一份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议案。付喜国指出,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尚未对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法律地位和主要职责等作出规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发挥中央银行在加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工具。
付喜国指出,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发布实施,并于2003年修订。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基本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奠定了人民银行履职的法律基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银行的职能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现行法律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银行履职的客观需求,有必要进行修改。
付喜国指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亟需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确,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尚未对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法律地位和主要职责等作出规定。人民银行部分金融监管职能法定依据缺位,难以适应当前强化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数字人民币发行缺乏有效法律支撑,必须对现有的法律制度相应进行重新设计。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行政处罚方式和力度有待调整。
付喜国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确立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者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发挥中央银行在加强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工具。明确人民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政策工具,提高人民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政策和工具方面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穿透式监管为重点,健全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宏观审慎压力测试等政策工具箱。
二是完善监管职能体系,强化履职法律基础。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检查监督条款,结合履职需要依法扩充检查监督权适用范围,增加对征信管理、金融业综合统计、支付结算业务检查监督权的相关内容,避免有职责无手段现象发生。同时,健全“三个统筹”职责及相关监管规定,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识别、监测分析、并表监管以及恢复和处置计划的制定实施;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审批和监管规定;明确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认定、检查评估和监管措施。
三是规定数字人民币形式,明确发行法律依据。完善人民币管理职责,重新对法定人民币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式等内容在法律规定中进行界定,赋予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同等的法定地位。根据数字人民币的特性,全面详细规定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方式、流通方式、监管方式等内容,防范虚拟货币风险,明确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的法律责任。
中瓷电子(003031.SZ):收到深交所恢复审核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通知格隆汇3月5日丨中瓷电子(003031.SZ)公布,公司拟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十三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73.00%股权、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业务资产及负债,拟向中国电科十三所、数字之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智芯互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科国投(天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94.6029%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于2023年2月28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通知,因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评估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的相关规定,深交所对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中止审核。
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已完成申请材料的更新工作并向深交所申请恢复审核。公司于2023年3月3日收到深交所关于恢复审核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通知。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张晖、高阳、窦玉明、周向勇等四大基金“掌门人”重磅发声:中国经济前景光明,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大有可为来源 中国基金报
记者 方丽 曹雯璟
阳春三月,中国基金业迎来了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中国基金报特别推出《中国基金业25周年特刊》以志纪念。
本篇文章为特刊报道之一。
公募基金发展壮大的25周年,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时期。基金行业在资本市场的风云激荡中不断锻造着主动投研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究竟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如何?资本市场会如何演绎?A股中长期机遇在何方?哪些板块和领域最值得探究。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四大基金公司“掌门人”: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博时基金总经理高阳、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和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 张晖
博时基金总经理 高阳
中欧基金董事长 窦玉明
国泰基金总经理 周向勇
这四大基金掌门人既是深耕投研多年的优秀投资人,更是基金行业的领军人物。在畅谈未来中国经济格局、A股走势时满怀信心,认为中国中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光明,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将成为更重要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可期。
一、
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光明
科技创新成更重要的增长动力
中国基金报:新发展格局下,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潜力如何?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预判?
张晖: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宏观经济增长的潜力较大。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大规模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而且在新发展格局下,坚定不移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更有利于这种消费潜力的释放。投资端来看,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支持科技发展、支持新能源发展、支持制造业升级等的新基建投资空间巨大。
从生产角度看,我国过去培养了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企业整体的研发投入大幅上升,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升级,全要素生产力将逐步提升。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的潜在增速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从中短期来看,总需求在经历了周期性的回落后,将经历逐步复苏的过程,消费和投资成为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高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针对内外部发展条件和挑战的变化提出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体量够大,市场规模效应显著、各类产业体系齐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有了相当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海外投资、金融上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国内大循环发展具备基础,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具备条件。我国发展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建设好国内大循环在战略上更为重要;要内外循环相促进,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和牵引作用也会更重要。
中国的中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光明。无论是以市场汇率还是购买力平价作标准,中国的人均GDP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仍然具备后发优势和赶超的潜力。有潜力不代表能实现。有相当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持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不能说没有发展战略的原因。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开放后,均面临过各方面环境和条件的巨大变化,对这些变化的成功应对、化挑战为机遇和动力,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将继续将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
从中长期看,国内宏观经济将会呈现如下特征: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将成为更重要的增长动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短板会越来越少,长板保持优势,经济抗打击能力、对海外产业链的牵引力越来越强。绿色低碳会成为贯穿生产、消费的变革线索。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机会公平得到更多保障,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在2035年中国人均收入能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周向勇:从整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并延伸细化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了稳定积极的政策预期,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复苏有望形成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振整体风险偏好,惠及权益市场。
新发展格局下,定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关键词。
“稳”是基础,会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稳”的要求下,有助于经济主体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稳”从根本上是为了“进”。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既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又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在“进”的要求下,更多提高国家竞争力或生产力的机会将不断涌现。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过渡。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即将面临拐点,中国经济转型将体现在国家高水平竞争力的提升和高层次生产力的创造方面。未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提升从经济增长到人民收入提升的转化率,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让人民分得最大的经济增长“蛋糕”,让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多转化为人民的财富增值,让经济总量的增加与人民群众个体获得感的提升有机结合,实现藏富于民。
二、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致力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持续提升资源配置效力
中国基金报:证监会主席提到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你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对资本市场会有哪些影响?如何把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落实到日常的投资研究中去呢?
高阳: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是在真空中,都会因为所处经济体、所处国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数估值手段都是基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从投资者的角度讲,对现金流及其确定性的理解不同,对贴现率的理解不同,估值结论就会有所不同。从融资者的角度讲,它们的经营战略决策和执行、信息披露等投资者关系活动,则是现金流及其确定性和贴现率的影响因素。
投资者在估值的考虑中,尤其是要重视一点,即不管在什么国家,企业是一个经济个体、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一份子。中国是个赶超经济,“产业报国”长期以来都是民族企业家的愿景,国家和企业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发展质和量的提升,也意味着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质和量的提升。
对融资者而言,正如证监会易主席所说的,一方面“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的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会来自上述方面。我们认为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在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国有资产投资回报的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与资本市场沟通会更积极和通畅,在特定领域投资者的估值假设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上市公司价值的重估。
同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估值也会越来越重视它在经济和产业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因此,公募基金需要在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的研究上进一步增加资源投入,加大研究深度、提高跟踪密度,也需要多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上去理解资产的价值。
周向勇: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的特色所在,就是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对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认识,应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中,把握其本质特征和科学原理。估值对应于价值,价值发现引导资源配置,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应致力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提升资源配置效力。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覆盖全部行业大类、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结构,既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特征,也是一大优势。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科学精准全面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进行价值挖掘,从而协调发展,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发挥我国资本市场优势,进而提升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
资管机构在日常投资策略中应积极探索应用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进一步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理解,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行业、企业的深度研究,持续提升投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价值发现和投资专业化水平,做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有机结合。
三、
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中国基金报:从中长期维度看,站在目前情况之下,如何看A股市场的大方向?会如何演绎?哪些影响市场的因素是你最为关注的?
周向勇:“稳”和“进”将是A股市场的关键词。稳是大局,进是方向。具体来看,有如下几点:
第一,更稳定的市场环境。海外方面,美联储进入加息放缓期;国内方面,基本面复苏确定性较高,疫后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逐步提升,经济结构有望进一步转型升级。地产支持政策落地,行业资产负债状况显著改善,供需结构稳步修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化解,金融市场风险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稳中向好的市场环境,为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也将努力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二,更稳健的市场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预期”和“信心”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和发力方向。短期来看,市场预期依然谨慎,现实预期差仍需弥合,而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稳步落地,积极信号将有效提振市场的风险偏好。站在当前时点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第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稳定的市场环境,稳健的市场信心,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石。政策优化的预期有望在经济基本面上见到实效,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船锚,也将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我们投资的超额收益,更多将来源于这些进取的投资机会。
张晖:中长期维度,我们对市场持相对积极的观点,有较多的结构性机会等待投资人去发掘。
首先,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其次,资本市场改革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尤其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一大批代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构成中长期市场繁荣的中坚力量。
最后,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国际资金对A股市场仍处在不断加大配置的阶段。同时,从国内居民的资产配置来看,对权益的配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因此,我们认为A股市场从中长期角度看处在大有可为的阶段。影响市场的短期因素较多,但中长期来看,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盈利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我们投资的立足点也是不断发现和挖掘代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优质企业。
对于港股的投资价值,我们认为,港股估值中枢长期低于A股,近两年港股相比A股平均有30%-50%的折价,这与国际环境变化以及A股整体流动性更好有一定关系。这也意味着港股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估值洼地,其中不乏优质资产有待挖掘。
伴随内地和香港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内地资金南下投资更为便捷,内地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及上市公司更为熟悉,加之有本土研究优势,未来有望发挥更好的基本面研究优势和中长期定价优势。
但也应注意到,目前海外因素对于港股市场仍有重要影响。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场波动性要大于A股。具体可关注几个方向:一是受益中长期发展方向且短期基本面修复较强的消费领域;二是前期调整充分且中长期仍具备成长性的互联网、医疗保健等行业;三是高分红高股息的优质蓝筹股。
高阳:首先从基本面的角度看,我们预计2023年2季度之后会逐步引来一轮经济的复苏周期,伴随着2023第二季度起企业盈利周期重新向上扩张,盈利端对A股构成向上的牵引。A股年度震荡向上概率大。
其次从估值的角度看,2022年4季度A股的股债性价比已经达到历史高位极值,显示出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性价比突出。尽管从2022年11月以来A股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上涨,A股已脱离极端便宜的底部区域,但A股无论从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来看依然便宜。并且从过往的市场规律来看,每次A股估值的修复都与盈利周期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判断A股的估值扩张过程目前依旧处在初期阶段。
整体上,结合盈利端和估值端的分析,我们认为A股的中长期投资逻辑清晰、配置价值依旧突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短期节奏上,2022年11月以来的A股定价逻辑有切换,宏观场景中海外宽松交易预期有所减弱,叠加市场局部交易过热,会放大权益市场尤其是成长板块短期的波动风险。但这些在性质上是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会影响对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判断。
从影响A股的因素看,海外流动性的变化、国内稳增长发力与企业盈利修复的节奏,均是未来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我们对此会保持密切的跟踪。
四、
聚焦内需顺周期
围绕周期资源链、消费修复和成长安全链
中国基金报:相对来说,你更看好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能否简单谈谈原因?
张晖:未来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新发展格局下,新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看点。
我们看好三个方向,一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消费和服务业升级。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需市场巨大,内部可循环,因此消费和服务业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二是创新驱动下的高端制造业升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创新驱动引领的制造业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国企改革的价值重估。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以央企为代表的资产估值处在较低的位置。随着国企改革深入推进,这些低估的优质资产存在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
高阳:我们认为,2023年宏观场景向“国内增长发力+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演绎的概率大,投资主线聚焦内需顺周期,具体围绕周期资源链、消费修复和成长安全链条等三个维度展开。
一是伴随2023年国内增长恢复,以及资源品的长期供给瓶颈约束,除动力煤和锂矿在外的周期资源链条值都得关注。
二是受益于防疫优化和收入预期好转的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商贸零售和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方向。2022年疫情反复限制了消费场景以及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防疫的优化、居民收入预期的提升和各地促消费举措将形成合力,前期受困的消费板块将迎来新生。
三是高质量发展与安全主题下的新能源、电子、计算机和军工等成长制造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成长制造是供给侧高质量发展和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必然要求。能源安全和“双碳”驱动的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的电子、计算机、国家安全方向的军工将成为新一批增长引擎。
周向勇:我们将重点关注:
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科技投资机会: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未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创新驱动的投资机会。在传统制造大国的基础上,补强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和硬科技将带来丰富的现代化经济和产业体系的投资机遇。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投资机会: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将提升从经济增长到人民收入提升的转化率,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让国家的经济增长转化为人民的财富增值。我们将重点关注疫后消费复苏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投资机会,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品质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进程。
五、
全面注册制提高A股广度和深度
公募基金持续提高投研能力
中国基金报:全面注册制对公募基金投资能力提出全新要求,你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做哪些准备?
窦玉明: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是我国在启动科创板注册制试点近四年后,资本市场又一项重大举措。从市场影响来看,全面注册制落地之后,股票供给有望大幅增加,有助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回归资本市场的本源。
对公募基金行业而言,全面注册制对公募基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在新股定价、上市公司跟踪研究、投资交易等方面,发挥专业水平,体现专业能力;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定价的方式,保障资本市场平稳、有效运行,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具体到投研方面:第一,继续坚持长期基本面投资理念,让资本“活水”流入具有长期价值的上市公司;第二,从宏观、策略、行业、公司等维度,进一步加强投研深度,持续跟踪和挖掘更长期的投资机会;第三,加强团队间的专业协作。
我们相信,如果没有团队协作,深度研究就会变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个体投研人员的深度研究,需要站在团队广度覆盖的基础之上,我们称之为“有广度的深度”,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做到完整的深度研究和广度覆盖。
高阳:对于公募基金而言,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A股市场的标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幅提高,各种新行业、新商业模式、新企业都会快速进入市场,这对基金公司的投研覆盖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严格的监管下,长期坚持基本面导向的投资理念,在市场参与主体中具备明显的投研优势。随着注册制推动优质企业与劣质企业加速分化,有长期投研积累的公募更容易脱颖而出。
投研能力是基金公司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作为公募基金的先行者,博时基金责无旁贷。过去几年,博时基金投研部门围绕“互联、互通、互信、互促”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投研一体化改革,一方面,通过强化基金经理负责制,形成投研全员深度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得投资和研究更加紧密的结合,加强研究的实战性和投资的科学性,进而大幅提升投研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打通权益内部各风格小组、权益个股研究和固收信用研究、主动和被动投资的协同机制,发挥投研平台的整体效能,着力提升公司投研整体效率,形成投研力量对内各个投资组合、对外各个客户服务的整体输出,实现“1+12”的协同效果。
周向勇:面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新的市场生态,公募基金应如何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归纳为以下几点:持续提高投研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抓手,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持续提高投研能力。全面注册制落地后,资本市场显著扩容,上市企业数量增多,需要基本面研究的企业数量增加,且发展阶段各异,如何在更广阔、更活跃的市场中高效筛选出有价值的投资标的,为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这需要我们保持敬畏、谦虚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做研究,实实在在地持续打造投资能力,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以优异的业绩。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抓手。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效度,作为聚焦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公募基金,我们将更注重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作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功能,引导资金流入国家战略产业,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战略,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全面注册制落地为资本市场带来新鲜活水,也为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我们将时刻关注市场和投资者需求,聚焦市场变化,紧跟监管政策和市场趋势持续,及时捕捉各种创新机会与创新元素,从各个维度进行创新产品的研究与布局,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也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产品和业务基础。
张晖:全面注册制时代对公募基金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来看,伴随新股询价制度的改革,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新上市的公司数目也大幅增加,这对公募基金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构投资者的投研能力也形成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新变化之下,公募基金需要提升专业度,全方位提升投研能力,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为此,我们针对目前的市场特征和资产管理需求,严格我们的产品比较基准并规则化构建组合,不断完善我们的垂直一体化投资研究体系,强化重点行业、产业链投研力量,做深入、前瞻的研究和布局。
六、
公募基金发展应站在经济发展全局中把握
继续紧跟时代需求苦练“内功”
中国基金报:市场各方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对公募基金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和发展思路?有哪些短板需要补?
张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资本市场理应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包括积极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定价能力,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方向的领域,这是时代向公募基金提出的新要求。
同时,公募基金应以更专业的投资能力来提高投资回报,让基民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红利。目前行业发展的短板在于,公募基金对基金投资人的服务能力不足,未来还需进一步提升,包括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等。
高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发展和完善。它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内外部机遇与挑战,总结了长时期经济工作的经验,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要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要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通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个领域均与公募基金业直接相关。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资本市场的表述,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公募基金提供的产品是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来源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收入分配一段要求“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募基金也是养老体系的参与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社会保障一段要求“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公募基金的发展,必须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把握,也必须立足公募基金在经济发展中独有的定位。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题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为价值判断,即是否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国家战略要求;以“三个服务”为业务的价值导向,即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公募基金业应当通过汇聚大众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通过专业定价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代表中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高科技、硬科技、先进制造类企业早发现、深挖掘、长期投资,服务国家所需。
因应上述要求,公募基金要继续苦练“内功”。需要紧跟时代需求,继续打造和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发展的把握和布局贯彻到对基本面的把握中。需要继续洞察并积极响应个人和机构客户理财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
七、
公募基金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这一理念将如何影响公募基金今后长期发展策略的制定?
张晖: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在吸收西方现代化经验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既要直面产业升级、科技自立自强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议题,同时也要构建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
公募基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理应助力扩大内需、加快产业升级等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一方面,坚持“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将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使命,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更好地助力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引导资源和要素流向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等相关领域。
周向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必将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建设主体之一,发展策略也要契合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积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具体到国泰基金,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自身力量,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立足中国特色,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现代化。公募基金应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作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功能,引导资金流入国家战略产业,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战略,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公司将及时抓住市场和投资者需求,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服务人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代表,通过加强业务和产品创新,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为更多普通投资者提供方便易得的基金产品,助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于全体人民的理财需求,助力共同富裕,提升全民福祉。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