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没有证据显示欧元区出现了金融市场碎片化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欧元区出现了金融市场碎片化。
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密集面世 有望为债市注入稳定配置资金继公募基金推出多款混合估值法产品后,近期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以寻求在产品规模和投资者持有体验之间达到平衡。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此类产品将为债市注入一些稳定的配置资金,有利于债市回暖。该类产品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净值更加稳定,持有体验更好,利于长期持有;对发行机构而言,此类产品有助于缓解赎回潮下理财保有规模的持续下跌。
第三种估值方式
混合估值法在净值不回撤与产品高收益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其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或公募基金产品在投资端配置资产时,将两种估值方式(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相结合,部分投资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部分采用市值法估值。
理财机构当下密集推出混合估值法有深刻的背景原因。2022年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后,市值法估值下理财产品很容易形成“理财赎回与债市走低”的负向循环:债市下跌—理财净值缩水—投资者大量赎回—机构卖出债券—债市加速下跌。
去年11月份的银行理财赎回潮就是上述负向循环的例证。国盛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落地后,市场下跌时理财成了市场波动的放大器,比如2022年11月份债市就经历了理财赎回潮,因此,赎回潮后理财公司偏好发行一些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计价的封闭式理财产品。
实际上,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摊余成本法,在资管新规实施之前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估值方法,该估值模式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对比看,上述两种估值方法各有利弊。市值法下净值体现了市场波动,利于引导投资者长期、理性投资,但劣势是理财产品负债端脆弱,可能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摊余成本法的优点是产品收益平滑,缺点是对市场波动钝化,掩盖了产品的真实风险情况。
混合估值法部分结合了两种估值法的优势,也是资管新规实施后市场尝试的第三种估值方式。以某大型理财公司推出的一款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来看,该产品投资端60%至80%的固收资产以持有到期为目的,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20%至40%的资产以交易为目的,采用市值法估值;0%至10%为权益及衍生品类资产。
明明表示,该类产品对个人投资者和发行机构均有利,前期理财赎回潮挫伤了投资者信心,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背景下,净值更稳定的混合估值产品有利于吸引客户。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可能发展成为信用债市场重要的增量配置需求来源。”杨业伟表示,摊余成本计价产品对债券久期有约束,在债市上涨时可能错过博取资本利得的机会,进而影响债券组合收益。而混合估值法产品,既可以通过摊余成本计价部分保证净值的相对稳定,又可以通过市值法估值部分提高组合收益。
仍存在流动性不足等弱点
尽管混合估值法产品有诸多优点,但其也有不足之处。据记者梳理,目前理财公司推出的混合估值类产品的资产配置比例中,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资产占60%或更多,而市值法计量的资产占比在20%左右,因此依然有流动性不足等缺点。
明明称,“混合估值产品出现后,还需观察此类产品最终的募集规模,其封闭属性可能不被一些流动性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接受。”
招商证券尹睿哲固收团队也认为,首先,由于封闭期的限制,混合估值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市值法产品更差,对偏好做“活钱”管理的投资者而言并非首选。其次,混合估值类产品中部分资产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采取摊余成本法计量,对市场波动较为钝化,或掩盖资产的真实风险。再者,混合估值类产品中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资产依然受到久期匹配、持有至到期等诸多约束,还需观察发行后的市场反映及监管态度的变化。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者理念的逐渐成熟,预计市值法产品仍将占领主流。
热门行业火热招工 上市公司干劲十足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臧晓松
陈丽湘
辞冬迎春,各地迎来节后返岗复工潮。伴随各行各业加速恢复经济活力,人员流动和用工需求都在迅速“苏醒”。上市公司群体作为行业龙头,无疑是招聘潮中的主力军。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日多方走访了解到,伴随新项目、大项目多地开花,近两年发展前景一路向好的新能源赛道,成为求职者热衷扎堆应聘的方向,而因疫情催热的医药领域,也引来不少人才跨界谋发展。此外,被疫情耽误的餐饮、旅游等消费类行业,受近期需求急速回暖拉动,也掀起了一波用工招工潮。
全力拼经济政策信号打响,企业信心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面向企业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71.9%的企业看好春节后的经济走势,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人才端,春节后首周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9.1%,需求旺盛。
新能源产业链
密集招工
离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分钟车程的比亚迪招募中心,近一周来无疑是郑州航空港区最热闹的地方。大年初八开始,郑州比亚迪开始在这里招工。
2月7日中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来到这里时,已经很难找到可以短暂停车的位置。
“这会儿人已经是最少的了,前几天乌乌泱泱都是人,那个楼前站都站不下。”招募中心附近,一位老大爷推三轮车贩卖着饮品和包装食品。由于人流量大,周边居民都做起了相关生意,还有人搬来电脑和打印机,可以现场拍照和打印。
据了解,此番比亚迪计划招工规模达5400人,用于今年3月即将陆续投产的郑州厂,涉及弗迪电池、弗迪科技、汽车事业部、弗迪精工、弗迪动力、后勤处共6大事业部(部门)。
从招聘现场各个事业部张贴摆放的各种宣传海报可以感受到,本次招聘岗位覆盖范围较广,普工岗位要求年龄在18至45周岁间,月薪范围可达5000元至7500元。
在招聘现场等待面试的李华(化名)是河南中牟县人,自称没什么学历的她,此前一直在外地做零散工。今年春节回乡时,听家人提及比亚迪在郑州招工的消息,她也赶来面试碰运气。拥挤的面试人群中,像李华一样来“看看”的不在少数。2月7日下午,记者在招聘中心现场看到,有身着红马甲的比亚迪工作人员组织普工和技术工分批面试,其中排队应聘普工的居多,不少人拖着行李,背着包袱。
据了解,位于招聘地点30公里以外兴港新能源产业园的郑州比亚迪项目,目前还处于建设过程中,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此次招工多数人员需要先在其他基地学习,待郑州项目投产后返回工作。
招聘工作仍在火热进行的同时,新入职员工培训也已展开。多位近期入职郑州比亚迪的员工,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其在各地工作生活的场景,被派驻学习的厂区分散在西安、济南等。
近月来,比亚迪已先后在包括宝鸡、淮安、襄阳等多地落子。而除了下游车厂大干快上,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加快了布局步伐。
作为比亚迪的供应商之一,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多氟多近年来持续在氟化工行业延伸发展。今年,该公司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三期和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项目将分期投产,而与项目配套的生产及管理人员招聘,赶在农历新年前就要完成一批。
“公司大规模的招聘一般都是随着项目安排进行的。这两年企业发展快,新项目多,大型的招聘也较为频繁。”多氟多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行业用工量各不相同。多氟多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高,专业门槛较硬,用工量相对偏少。即便如此,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据了解,2022年初多氟多在册员工为5000多人,到年末就增加到8000人左右,全年新入职人员数量达到约3000人。通过参加省外高校和知名院校的春季、秋季校园招聘,多氟多2022年收到推送简历是历年应届生的15倍。而当年该公司引进高端人员192人(博士10人,硕士92人),较2021年也近乎翻番。
光伏新军招兵买马
农历新年刚过,皇氏集团旗下光伏企业就忙着招贤纳士。
“我们从去年开始发招聘启事,目前核心团队成员已经到岗。”安徽皇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皇氏绿能”)总经理徐峰向记者表示,预计从下月底开始,就会有大批员工进厂。
2022年8月,皇氏集团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与安徽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拟在当地投资建设20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2GW组件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全部建成且达产后,预计实现总年销售额不低于170亿元。根据规划,一期10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将于今年6月份前后投产;二期项目将于2024年6月份前后投产。
作为上述重大项目的具体实施企业,皇氏绿能急需大量光伏行业人才。在招聘启事上,皇氏绿能承诺了高薪和各项福利。“我们预计工厂在6月份投产试运行。”徐峰向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广泛招聘技术员和操作工,“按照计划,6月份到岗员工将超过500人,年底1300多名员工有望全部到岗。”
光伏新军宝馨科技也在招兵买马。
2022年8月,宝馨科技2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2GW光伏组件项目在蚌埠市怀远县开工建设。今年1月,宝馨科技又宣布与怀远县政府就打造6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相关产品高端制造项目签署投资合同。
“公司在怀远县首期投建的2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将在今年3月底前设备进场,5月底前首片出片,预计7月份达到量产状态,9月份前后达到满产状态。”宝馨科技光伏项目负责人胡辉表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个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也早已展开。
“整个项目核员860人左右。”胡辉表示,目前公司经理、总监等管理类岗位人员大部分都已经招到,“到3月份公司员工应该会达到上百人,5月份预计会达到350人,7月份会达到600人以上。”
在大力推进异质结电池投产的同时,宝馨科技还与高校研发团队合作开发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并致力于在4年内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目前钙钛矿异质结叠层项目的实验室人员还有缺口,我们也在积极招聘中。”宝馨科技董秘罗旭向记者表示。
医药行业招聘
供需两旺
求职者广泛关注的不仅有新能源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大幅提高及抗疫三年入行人员的增加,医药行业也深受欢迎,吸引不少人跨行就业。
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春节后首周,医药及生物工程行业的人才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速达43%。其中,医药研发的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长了117%。
“我年前就确定新单位和新岗位了,过了年就过来。”一位刚入职江苏某药企的员工对记者表示,从物流公司跳槽到医药行业,从品牌部到销售部,他此次换工作是又跨行又跨岗位,“步子迈得比较大”。至于为何要跳槽到药企销售部,是因为该药企有新产品要上市,在大量招聘员工。
医药行业春季招聘的新动向,折射出了这个行业最新的产业动向。据记者了解,多个药企发布了招聘需求,主要岗位涉及药品研发、医学信息传递专员(医药代表)、销售等。
今年医保谈判结果显示,多个创新药产品加速进入医保,且谈判砍价幅度较小,甚至有独家产品基本没降价就纳入医保,给创新药市场带来信心。在此背景下,多家药企继续加大新药研发步伐。在BOSS直聘上,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维权)、健康元、金赛药业(长春高新子公司)等知名药企,纷纷发布了医药研发和药物分析等岗位招聘。
医药代表是药企对外销售和推广产品的职位。过去几年,医药行业因两票制、国家集采等压缩“中间商差价”政策的常态化推行,医药代表的职位需求曾一度遇冷。但开年以来,医药代表的职位需求大火又重新被燃起。
据记者统计,正大天晴、阿斯利康、齐鲁制药、石药集团、天力士、修正药业、安科生物等多家知名药企正在招聘医药代表,主要岗位内容包括医药销售、招商、学术推广等。有些药企将医药代表称作医学信息传递专员,在岗位要求上更侧重考察应聘者的学术专业素养。
另外,连锁药店及抗疫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也在加大招聘。
“我们从去年底就一直在加大招聘分拣员,春节期间也从外包市场上招到一些兼职人员。”一家制药企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为了将药品更快地送达药店和医院,公司车间一直灯火通明、员工加班加点赶工。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智联招聘获悉,受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及消费需求释放影响,春节后开工第一周,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行业招聘职位数量率先反弹。其中,酒店、餐饮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增速居所有行业之首。
除此之外,招聘需求同比增长两位数的还有新能源、电气、电力、保险等行业。新能源作为近两年较热门的赛道,企业也加入“抢人大战”中,主要招聘的职位包括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销售与服务等。
从单职位来看,客货运司机及乘务招聘职位数量增速居全行业之首,同比增长达85%;旅游服务以59%次之。由此可见,春节过后,旅游、交通类行业快速复苏,短期内人才需求较大。此外,制造业岗位需求也快速增长,普工、技工类职位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达42%。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