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8万手封涨停 近两倍于流通盘!下一个中航电测是谁?潜力股名单出炉
新一轮国企改革箭在弦上。
今日早盘有9股开盘涨停,其中中航电测开盘20cm涨停。值得一提的是,集合竞价结束之后,中航电测封单高达1158万手,即超过11亿股,而该股流通盘为5.91亿股。也就是说,封死涨停板的封单,一度连流通盘都不够卖,甚至接近流通盘的两倍。
市场资金对中航电测的追捧,主要是资产重组。消息面上,公司昨日晚间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箭在弦上,相关概念股有望获取超额收益。
中航电测复牌
昨日晚间,中航电测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根据交易预案,公司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8.39元/股。公司股票将于今日开市起复牌。
2月1日发布的预案显示,本次交易不涉及募集配套资金。截至预案摘要签署日,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预估值及拟定价尚未确定。中航电测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飞机测控产品和配电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机动车检测设备等产品的研制生产。本次交易完成后,航空工业成飞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将新增航空武器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业务,并主要聚焦于航空主业。
中泰证券对与本次重组具有可比性的“沈飞集团注入中航黑豹”案例进行复盘后指出,前期案例短期与长期收益并存,改革示范意义重大。股价方面,2016年12月13日中航黑豹复牌后取得18个涨停板;估值增长方面,沈飞集团净资产账面增值率129.81%;军机产业平台对接资本市场,产业链治理与经营结构趋于完善;该案例是集团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以及深化改革增效提供示范案例。
今日早盘中航电测表现亮眼,开盘20cm涨停,集合竞价结束后封单高达1158万手,接近流通盘的两倍,买盘资金接近150亿元。截至上午收盘,该股封单依然超过718万手。
国企改革大年来临
在中航电测的示范效应下,整个军工改革概念股暴动。成飞集成节后连续3涨停,航天晨光、航天科技等个股明显异动。
中航证券指出,军工行业资产注入的隐含期权依然存在,军工集团优质资产大量存在于体外,资产重组依然是各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始终会为军工行业带来了其他行业难以具备的投资价值。
站在整个国企改革的角度看,新一轮国企改革箭在弦上。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这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月31日上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
改革潜力概念股名单出炉
资产重组的魅力令人神往,部分市场人士也沿着中航电测的特征去寻找重组潜力股。证券时报·数据宝筛选出重组潜力较大的央企股票,条件包括:
1. 市值100亿元以下;
2.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0%以下;
3. 最新价较近三年高点下跌30%以上。
剔除次新股后,合计有39股进入榜单,其中中航电测位列其中。从市值角度来看,西昌电力、北方股份、永安林业、中建环能等个股最新市值均在50亿元以下。这其中还有部分军工概念,包括中船汉光、航天动力等。
特斯拉降价令供应商“压力山大”:马斯克的压力只会转移给我们!财联社2月2日讯(编辑 刘蕊)特斯拉近期的大幅降价,无疑是汽车行业的大新闻。
无论对于特斯拉的潜在客户还是投资人来说,这都是值得“喜大普奔”的好消息。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特斯拉上游的供应商们却倍感“压力山大”。
特斯拉降价压力或转移至上游
近日,与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合作的行业人士表示,特斯拉的供应商正准备承受来自马斯克及其团队的压力。在特斯拉大幅下调其汽车价格后,预计整车厂方面将要求上游的供应商们进一步降价。
上个月,特斯拉首席财务官扎克·柯克霍恩(Zach Kirkhorn)表示,特斯拉正在“出击包括供应链在内的所有其他成本领域”,并将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在供应商们看来,这句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不祥信号。
在特斯拉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也表示,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几乎所有投入成本的“显著下降”。
对此,代表特斯拉供应商的律师Dan Sharkey表示:“(汽车制造商)降价对供应商来说从来都不是好事,因为压力会不断往下滚。我从来都不喜欢这样,因为我知道,他们最终会试图从我们中的一个身上挤出(压价空间)来。”
“我想说的是,不会存在任何(压价)空间,”Dan Sharkey补充道,“许多供应商在财务上已经陷入困境。”
特斯拉的供应商包括日本电池制造商松下、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以及意大利铸机制造商IDRA集团等。
事实上,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压力并不仅针对于特斯拉的供应商。在特斯拉降价带来的“鲶鱼效应”下,美国福特已经宣布汽车降价,其他汽车厂商也面临降价压力,这就给他们的上游供应商们也带来了压力。
特斯拉将“做其他车企一直在做的事”
尽管车企降价倒逼供应商降价的情况,在汽车行业并不算新鲜,但对于特斯拉的供应商们来说,这一情况在近几年可能尚属首次。
一家特斯拉供应商的高管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特斯拉的管理层往往更注重汽车交付,而不是定价,甚至经常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以更快地获得零部件。
然而最近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的高管言论已经暗示,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有业内人士表示,马斯克可能会尽量让供应商放心,比如提出通过增加订单来降低供应商在降价中遭受的损失。
特斯拉的一位前高管透露,特斯拉可以通过“共享”效率的方式与供应商谈判以降低成本,也可以简单粗暴地按着供应商的胳膊,强行剥夺他们的部分利润,“特斯拉现在将做其他汽车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未曾同享福 却要共患难
贝恩(Bain)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疫情期间,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通过涨价获得了强劲的利润率,但这份“福利”却并没有与其供应商们共享——由于疫情期间供应链压力巨大,供应商们无法完全转嫁其上涨的成本,利润率也出现了下降。
去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们的利润率比其供应商高出近3个百分点。
对于这些已经苦苦挣扎于低迷利润率的供应商们来说,如果下游的车企们向他们施加进一步降价的压力,他们可能会苦不堪言。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吉星北美公司(Gissing North America)就是典型例子。这家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音响系统和顶盖,而特斯拉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曾经是最大的客户,但该公司却在去年申请破产,部分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和大宗商品价格过高。
吉星北美公司首席重组官史蒂文·威博(Steven Wybo)表示:
“我认为某些问题会缓解,但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包含了劳动力因素,我认为这方面的问题不会很快缓解,也可能永远不会。”
供应商律师Dan Sharkey也警告:“所有这些供应商都不是慈善机构。他们需要赚钱,如果亏了钱,他们就会陷入财务困境。”
三部门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证券时报网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围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提出了到2025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4大方面、10项重点任务。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优化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供给结构,厘清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标准化工作方向,特别是从支撑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重点标准制修订项目。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