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BC支付接口  船舶  软件  学生  时间  公司 

美锦能源一手能配几张转债四点钟蘑菇醒了什么意思

   日期:2023-07-30     浏览:39    评论:0    
核心提示: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且还强调,如果中国实施报复的话,还将追加更多的关税!而中国政府也不甘示弱,随即强势回应,6月16日凌晨,国务院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且还强调,如果中国实施报复的话,还将追加更多的关税!

而中国政府也不甘示弱,随即强势回应,6月16日凌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征税清单中包括原产于美国的猪肉及制品和大豆等。

中国加征美国商品关税名单中,业内人士尤其是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饲料原料大豆赫然在列,另外还有玉米、高粱等。尽管2018年7月6日起才实施加征关税,但嗅出战火硝烟的商家在6月16日快速上调了豆粕价格,幅度之大令人咋舌,6月15日豆粕国内均价涨幅250元/吨,站上3000元/吨的高点。

面对暴涨的豆粕和生猪养殖行情的低迷,豆粕的采购我们应如何把握其质量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豆粕!

 一、豆粕的来源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二、豆粕的分级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在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质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经很少使用。豆粕广泛使用于饲料加工,猪鸡鸭饲料使用比例在20%—30%。

 三、豆粕的自然属性

1、物理性质

颜色: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

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

质地: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

比重:0.515?/FONT0.65Kg/l

2、化学成份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mg/Kg,流胺素、核黄素各3~6mg/Kg,烟酸15~30mg/Kg,胆碱2200~28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B、B2较少。表2反映的是豆粕与其他各种油粕的组成比较。

下面就各指标做详细说明:

1、蛋白质指标:该指标是饲料业中最为看重的指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蛋白质越高,饲料质量就越好。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带皮及去皮豆粕在该指标中排名第3、1位,去皮豆粕更以48.5%的高蛋白含量使饲料中其它添加剂的投入大为减少,提高了牲畜的出肉率。

2、纤维指标:该指标对牛这类反刍动物的营养合成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其他非反刍动物类动物的营养合成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带皮及去皮豆粕的以太纤维及粗纤维含量分居倒数第1,4位,4、1位。

3、能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单位饲料能提供给牲畜的能量,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尽可能少的饲料达到相同的喂养效果。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带皮及去皮豆粕分居第3、1位。

在这里,根据每项指标对饲养牲畜产生的不同作用确定得分(表1扩弧内数据),进行汇总后得到如下结果:带皮豆粕:33,去皮豆粕:37分,加拿大菜籽粕:16分,棉籽粕:20分,亚麻籽粕:18分,花生粕:29分,菜籽粕11分,红花籽粕:20分,芝麻籽粕26分,葵花籽粕:14分。

综合以上数项指标,去皮豆粕和带皮豆粕的总得分居于十种粕类的第1,2位。

4、氨基酸:豆粕中还富含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牲畜和家禽对不同营养的需要。从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率角度来看,豆粕是最优秀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下表是不同粕类品种的氨基酸实验比较数据:

表3 : 不同油籽粕的氨基酸组成比较 

经过算术平均法得到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分别为2.4和2.7,在诸多品种中居于第一、二位。

5、豆粕中还含有一组碳水化合物枣低聚糖,尽管由于缺乏分裂成可吸收糖的必备物质枣α-半乳糖苷,使低聚糖不能直接为牲畜吸收,但是它的存在却可以加速牲畜新陈代谢水平。此外,豆粕还可提供牲畜必须的维生素。

6、尽管豆粕中也含有血细胞凝集素、皂不素等不利于营养吸收的成分,但是这些不利因素会因为高温、高湿的生产过程而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四、豆粕的用途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主要集中在饲养业、饲料加工业,用于生产家畜、家禽食用饲料,食品加工业、造纸、涂料、制药等行业对豆粕有一定的需求,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

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枣例如蛋胺酸和胱胺酸枣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由于鱼粉用鱼捕捞过度原因,造成世界鱼粉减产,供给的短缺使鱼粉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具有高蛋白质的豆粕已经开始取代鱼粉。在水产养殖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简单的玉米、豆粕混合食物同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对宠物来说,具有相同的价值。美国依利诺斯大学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豆粕具有同猪肉一样的高蛋白,却不含影响营养消化的低糖酸盐。

 五、豆粕质量检测标准

1 感官性状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不许掺入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说明。

2 质量指标

水分:≤13.0%(南方)水分:≤13.5%(北方) 粗蛋白质≥43.0%   粗纤维≤5.0% 粗灰分≤6.0% 蛋氨酸≥0.6% 赖氨酸≥2.5%   0.05Nmg/分钟.克≤尿酶活性≤0.3Nmg/分钟.克 70%≤蛋白质溶解度≤85%3

3掺假豆粕的鉴别方法

豆粕的用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其他粕类价格高,虽然掺假现象比较少但现实中还是存在掺假豆粕的现象。但如何才能采购到优质豆粕呢?又当怎么鉴别呢?

a、外观鉴别法。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豆粕呈片状或粉状,有豆香味。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纯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窗口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粉则脆而有粉末。

b、外包装检查法。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豆粕通常以60公斤包装,而掺入了大量沸石之类物质后,包装体积比正常小。

c、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d、显微镜检查法。取待检样品和纯豆粕样品各一份,置于培养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匀,分别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豆仁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着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e、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f、容重测量鉴别法。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掺杂物,容重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容重也是判断豆粕是否掺假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用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内,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处,用匙子调整好容积,然后将样品从量筒内倒出,并称量。每一样品重复做3次,取其平均值为容量,单位为g/l。一般纯大豆粕容重为594.1g/l-610.2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4、生熟豆粕检查法

饲料应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ml升,盖上瓶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六、豆粕的加工工艺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以浸提法生产豆粕的基本工序为:

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一颗大豆约碎成6-8块)→加温并调整水份含量(破坏原有的组织,易出油)→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份→加溶剂喷淋,淬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工艺中,温度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并直接导致日后豆粕的质量好坏和使用效果。

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搀杂进大豆种皮,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二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水平不同,具体指标见下表:

了解豆粕之外,我们再关注一下替代豆粕的11种粕类,没准在豆粕涨到超过我们承受能力的时候,就是该考虑替代产品的时候了!

替身一:棉籽粕

棉籽粕在世界油料籽总产量中排第三位,1997年总产量为1560万吨。全棉籽的典型产量是50%棉籽粕、22%棉子壳和16%棉子油。与大豆粕相比,棉籽粕的蛋白略低约41%,而纤维含量较高达11%-13%。棉籽粕所含能量受其残油的影响,这取决于采用的加工工艺方法。就氨基酸组成而言,棉籽粕在所有四种最重要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方面是非常差的。由于氨基酸的消化率很差,平衡很差,在猪禽饲料中使用棉籽粕时L-赖氨酸和D,L-蛋氨酸的添加量要高于正常量。

棉酚是棉籽粕中的已知有毒成分,棉酚使棉籽粕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使用受到局限。游离棉酚可使心肌和肝脏受损导致心肌水肿、呼吸困难、衰弱和食欲减退。饲粮中的棉酚还能使贮存禽蛋发生橄榄绿蛋黄,这是由蛋中的铁和棉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的。棉籽粕还含有环丙烯脂肪酸、锦葵酸和苹婆酸。蛋鸡吃进这些物质使蛋清发生粉红色变。已知这些物质还能干扰肝脏代谢并可能增强黄曲霉素的毒害。

无棉酚的无腺棉品种的发现使棉籽粕能更好地适用于猪禽饲养。但由于这些棉种的棉花产量潜力较低,可用的数量有限。传统的棉籽在肉鸡和蛋鸡料中的配比上限通常为2%,猪料中相应为6%。如果考虑到黄曲毒素的话,鸭料配方中应避免使用棉籽粕。

替身二:菜籽粕和双低菜粕(CANOLA MEAL)

双低菜粕的颜色比暗褐色的菜籽更黄些。黄色品种起源于Brassica campsetris,而暗色类型起源于B.napus。

用于浸提制油的菜籽品种和浸提工艺方法都会影响菜籽粕的质量。调质的最佳温度区间是100-105摄氏度15-20分钟。这种调质工艺破坏了黑芥子酶(葡糖硫苷酶),该酶能将β-硫代葡糖苷转化为致甲状腺肿因子和辣味化合物;口恶唑烷酮-2-硫酮和异硫氰酸盐。在菜籽粕生产中常发生的过高工艺温度则会降低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

就营养成分而言,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蛋白和能量较大豆粕稍低。其能量价值低的原因除了高纤维含量之外,还归因于戊聚糖聚合体的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消化率很低的非淀粉多糖。高纤维和较低能值的结合限制了双低菜粕和菜籽粕在高浓度肉鸡日粮中的应用。在矿物质方面,菜籽粕和双低菜粕的钙、磷含量较大豆粕高,但将近65%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且不能利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还含有较高的硫(约1.1%,对比豆粕中的0.4%)。高硫可引起腿部异常(Summers,1989),因此,在使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时,应注意检查饲料和水中的含硫量)。摄入的硫酸盐和硫元素的总量用日粮中硫元素含量表示应低于0.4%。

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比例平衡合理,但缺乏赖氨酸。该粕的氨基酸消化率通常低于大豆粕,特别是对于家禽。因此,在菜籽粕用于猪、禽饲料时对最终配方中氨基酸的平衡和消化率予以特殊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菜籽粕由于含有β-硫代葡糖苷,在饲用量较高时会导致所饲各种家畜的生长速度下降并产生食欲不良问题,特别是猪。在蛋鸡饲粮中如配入量超5%,在褐壳蛋鸡的蛋黄中就会有鱼腥味或品位下降,这是由于胆碱酯和芥子碱的存在促使蛋黄中三甲胺的积累。当配入量达10%时,蛋鸡会由于出血性脂肪肝导致死亡率上升。已有人提及用菜籽粕喂肉鸡导致胴体异味。也有报导述及肉鸡日粮中含菜籽粕30%时的腿部异常。用菜籽粕喂猪导致猪生产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适口性不良。饲粮中菜籽粕含量高于5%时可导致仔猪和生产猪的甲状腺、肾脏和肝脏肿大。母猪饲粮中的菜籽粕用量应小于3%以防繁殖受损。用双低菜粕取代菜籽粕可使上述问题大为减少,但与芥子碱有关的问题除外。加拿大Canola委员会建议该粕在饲粮中的最大配入比例如下:雏禽/生长禽为20%,蛋禽/种禽为10%,仔猪8%,生长猪/种猪为12%,肥育猪为18%。

 替身三:玉米蛋白粉

1977年世界玉米蛋白粉粕的产量是320万吨。玉米蛋白饲料和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磨产品。玉米浆和水通过酶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加工生产出玉米淀粉、果糖、玉米糖浆和玉米油,并产出两种含麸量不同的残余糟粕:含20%-25%蛋白和7%-10%粗纤维的玉米饲料,这种饲料原料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最为常用,迟管有资料显示在蛋鸡料中加到25%依然有价值而不产生负效应。

含40%-60%蛋白的玉米蛋白粉是极好的蛋氨酸和叶黄素来源,但缺乏赖氨酸。这种高蛋白原料广泛地用于禽料补充氨基酸并作为黄色素的来源。该粕的应用常因价格高昂受到限制。生玉米原料中所含的残留黄曲霉素和贮存时霉菌生长使玉米蛋白粉易受黄曲霉素的污染。在猪的日粮中玉米蛋白粉的使用量有时限制到2%以防发生黄色粪(yellow fecal color),该色可以提醒某些生产者,对家禽来说,价格和低赖氨酸含量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替身四:葵花籽粕

1997年葵花籽粕的世界总产量为103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欧共体、阿根廷、美国和中国。

葵花籽粕的营养成分因葵花籽质量和所用的炼油方法而异。压榨后的葵花籽饼因残油量较高,其能量水平亦高于溶剂浸提后的葵花籽粕;质量也取决于葵花籽在炼油前是否去壳。去壳葵花籽粕会含有40%以上的蛋白和13%以下的粗纤维。部分去壳的葵花籽粕会含有30%-35%蛋白,而全壳葵花籽粕含粗蛋白约25%。部分去壳或不去壳的葵花籽粕的粗纤维超过20%,这在用于猪禽饲料时成为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由于含壳的水平不同,葵花籽粕的质量变异较大,这是在使用这种饲料原料时的最重要限制因素。此外,加工温度对葵花籽粕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低温加工对防止赖氨酸和其他有价值氨基酸的变性是理想的。

葵花籽粕含有较高绿原酸--种类似单宁的化合物。该酸能抑制消化酶的活动,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Cheeke and Shull,1985)。绿原酸既不凝结也不水解,在做单宁测定时,葵花籽粕中所含的3%-3.5%的总酚化合物中有1%以上的绿原酸是不能被检出的。需要加额外的蛋氨酸和胆碱才能抵消绿原酸的作用。绿原酸还是正苯醌的前体,由植物酶多酚氧化酶作用产生。这些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会使饲料加工中或消化道中的赖氨酸聚合化。所以在饲粮中使用葵花籽粕时,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要量就提高了。

与大豆粕不同,葵花籽粕蛋氨酸的含量高而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低。因此,葵花籽粕和大豆粕一同使用就能改善饲料中的氨基酸平衡。如果葵花籽粕的配入比例较高,则进一步补给赖氨酸尚属必要。葵花籽粕中的氨基酸消化率一般较大豆粕为低。在用葵花籽粕部分取代大豆粕或鱼粉时应将此事考虑在内。葵花籽粕因其高纤维和低能量建议不用于仔猪补料或乳猪料。在生长和肥育猪饲料中可以用优质葵花籽粕加L-赖氨酸取代到三分之二的大豆粕。但如果使用部分去壳葵花籽粕,饲料效率会明显变差,这是葵花籽粕中过量的纤维和低能量的反映。对于肉禽日粮,建议只用优质去壳葵花籽粕。

 替身五:芝麻粕

芝麻是亚洲国家常有的次要油料作物。1997年世界总产量为90万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中国、苏丹、缅甸、墨西哥。

芝麻粕的营养成分可与大豆粕攀比,但变异大而受束于芝麻品种、去壳程度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全芝麻籽粒含皮15%-29%。用去壳机或手工浸泡揉搓可使芝麻皮与芝麻仁分离。大多数芝麻的收获也靠手工完成。芝麻去皮后使纤维减少约50%同时增加了芝麻粕蛋白含量,改善了消化率和适口性。有时芝麻在研磨时不去皮以图提高炼油效率,但这种工艺生产的芝麻粕的营养价值相对较差。不同品种芝麻粕的蛋白含量范围在41%到58%。压榨芝麻饼蛋白平均含量40%、脂肪5%当属典型。溶剂浸提芝麻粕含蛋白略高,为42%-45%,而脂肪在3%以下。芝麻粕的能量低于大豆粕,这似乎与其高灰分含量(10%-12%)有关。

芝麻粕是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的极好来源,但赖氨酸与苏氨酸极低。芝麻粕的氨基酸组成可与其他饼粕蛋白,特别是大豆粕配合互补。已有研究表明大豆粕和菜籽粕以2∶1配合对雏鸡生长有良好反应。据报导近80%的芝麻蛋白是可消化的。加热或研磨工艺时间过长可导致氨基酸利用率的急剧下降。高温加工芝麻也能导致胱氨酸的破坏进而引起含硫氨基酸的缺乏。

芝麻的草酸(35 mg/100g)和植酸(5%)含量高。暗色品种比褐色品种含有更多的上述抗营养因子。已知草酸和植酸会干扰矿物质代谢并降钙、磷、镁、锌和铁的利用率。草酸也可引起肾脏损伤并由于其味涩而降低适口性。将芝麻去壳可脱去草酸盐,但对植酸几乎无作用。通过添加含有活性植酸酶的饲用酶或在饲料中加入含有相当水平有效植酸酶的生小麦都可以使植酸降解。

芝麻粕在家禽日粮中广为使用,主要是由于它的含硫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应考虑到芝麻粕的赖氨酸含量和消化率都低,补给合成赖氨酸是必要的。专用去壳芝麻粕有助于避免适口性的问题。芝麻粕在猪料中的使用较不普遍,因为猪对蛋氨酸和胱氨酸的要求较低而芝麻粕却是赖氨酸含量较低。但如果芝麻粕的价格很有竞争力,而且日粮中已用了高赖氨酸的原料如鱼粉和大豆粕,则芝麻粕可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用到15%,使猪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在实践中,芝麻粕的配入限制水平应为5%-8%以防止残油中高百分比(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而产生软猪肉。

 替身六:花生粕

花生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广为流行的人类食品,花生炼油后的副产品花生粕是一种现成可用的蛋白来源。1997年世界花生粕总产量为620万吨,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生产国。

花生粕的营养成分依所用炼油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变异。花生壳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花生粕的纤维和能量含量。溶剂浸提的花生粕中脂肪含量一般低于1.5%。压榨的花生饼的脂肪含量随炼油的效率而异。在热带暖湿条件下长期贮存的花生粕中的残油是一个负面特点,因为它很容易氧化,这就导致适口性差,有毒性并使能量降低,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花生粕的质量。

相对于大豆粕来说,花生粕的氨基酸比例不良,缺乏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而且这些比例不良的氨基酸消化率又很低。因此在使用花生粕时向饲料中补加额外的结晶氨基酸是必要的。

如同大多数豆科籽实一样,花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其他蛋白酶抑制因子,需要适当的加工以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另一个常与花生粕有关的不理想因素是花生在收获前、收获中和收获后被产生黄曲霉素的真菌黄色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污染。雏鸭、火鸡雏、肉鸡雏对黄曲霉素最敏感。这种霉菌素可导致肝、肾和胸肌出血,降低免疫力。已知黄曲霉素B在250ppb之低的浓度就有上述毒效。因为黄曲霉素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许多当局对人类食品原料和饲料设置了极限标准。例如美国的食品药物管理局对州际货运饲料作出限量规定为100ppb。

顾虑到黄曲霉素污染,在幼禽料中一般建议不用花生粕。此外,如果花生粕加工不当未能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幼禽的生产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花生粕质量好,则在肉鸡料中可用到6%,蛋鸡料中用到9%也应有良好效果。不过为了安全谨慎,多数营养学家把花生粕在禽料中的上限定在4%。就猪的饲料而言,优质花生粕可取代乳猪料中1/3的大豆粕和生长猪料中2/3的大豆粕。如果使用的是压榨花生饼则在生长猪料中的配入水平应予以限制以免发生软脂及油腻胴体问题,以及因酸败导致的品味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花生饼中残留含量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3%)造成的。

  替身七:鱼粉

每年大约1/3的世界捕鱼量用于生产饲养家畜的鱼粉。估计1997年世界鱼粉年度产量为470万吨。这是一种唯一逐年减产的蛋白质饲料。主要生产国是美国、秘鲁、智利、丹麦。大多数鱼粉的加工生产是将鱼烹制,榨去大部分的油和水,然后使压缩的鱼饼干化。有时也将榨出的液体浓缩物再加回鱼粉。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生产模式。在有些加工厂中如果没有鱼油可被回收,如白鲑就可能将压榨工艺省去(Barlow和Windsor,1994)。地方上生产的鱼粉可能带有海滩上晒干的鱼,罐头厂下脚料可能含经干燥后磨碎的各种鱼(如金枪鱼)的头、尾、内脏。不同的加工工艺、原料、烹制方法、干燥、研磨和贮存对鱼粉的质量和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

多数鱼粉呈褐色粉状,富含蛋白、脂肪和矿物质。蛋白含量的变异可在50%-72%,脂肪在2%-12%,而未榨油的鱼则在12%以上。鱼粉含盐量可在1.3%-4%。和大豆粕相比,鱼粉含有更多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但不同样本间的变异较大。鱼粉脂肪酸的组成随所用原料鱼的品种而异。沙丁鱼粉含ω-3脂肪酸最多,其次为白鲑粉和鱼是鱼粉。鱼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非常易于氧化而导致有毒的游离基的产生和较低的能量含量。在贮存时氧化可导致发热而降低氨基酸的消化率,甚至发生自燃。

鱼粉也容易受生物胺污染。在将变质或腐败的鱼进行热加工时会产生像肌胃糜烂素和组胺类的物质。这些物质增加胃酸分泌,并有报导可导致家禽肌胃糜烂和其他损伤(Okazaki等,1983)。

优质鱼粉是一种平衡极好的蛋白质来源。这也常在相应的价格上反映出来。对猪和禽,鱼粉的适口性极好,通常用于氨基酸需要最高的乳猪料或雏禽料。临近屠宰前的日粮中应避免使用鱼粉以免鱼粉中富含的胺导致肉的鱼腥味。蛋禽料中加1%-2%以上的鱼粉可导致禽蛋具有鱼腥味。

肉鸡和猪的育成期日粮中鱼粉的配入限量依质量和组成不同应在2%-10%之间。这个限量对防止矿物质过度补给是必需的。

 替身八:羽扇豆粕

羽扇豆主要生长于气候凉爽的澳大利亚、加拿大、西欧和东欧,其营养含量和抗营养因子水平变异很大。随着降低生物碱含量的羽扇豆的遗传改进和在西澳的大面积种植,羽扇豆粕已在亚洲诸多国家出现。

羽扇豆如能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则将是一种相当好的蛋白来源并可用作饲料原料。羽扇豆粕应由低喹嗪碱(0.03%)羽扇豆制成。已知喹嗪碱能导致神经性问题并且其味苦涩,能引起猪的适口性问题。喹嗪碱的含量随羽扇豆品种而异。虽然甜羽扇豆的喹嗪碱含量低,但它很容易为苦羽扇豆种子所混杂。羽扇豆粕应由去壳籽实制成以防不可消化的壳对能量的稀释。应对羽扇豆粕的锰含量予以监视,因为有些品种含猛量极高(6900ppm),锰会促进脂肪氧化或引起直接毒性(Van Kempen and Jansman,1994)。羽扇豆还含有多量的(7%-12% ) α-半乳糖甙。因为猪和鸡的消化道中没有半乳糖甙酶,这些低聚糖不能被消化,而在猪的盲肠中发酵。这些糖是否对家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尚有相互矛盾的证明依据(Brenes,Trevino,Centeno和Yuste,1989)。

羽扇豆的主要多糖是β-1-4半乳聚糖,含有D-半乳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Van Kempen and Jansman,1994)。羽扇豆中总非淀粉多糖约37%,壳中约50%。这些成分可引起湿粘粪和潮湿的垫草。

西澳羽扇豆(Lupinus angustofoli Lupins)用于猪时能量水平高,仅略次于大豆粕;用于禽时能量水平较大豆粕低。其蛋白水平约30%,低于大豆粕。羽扇豆粕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低但为苏氨酸的良好来源。羽扇豆的氨基酸用于家禽比用于猪更为理想。

去壳甜羽扇豆粕的推荐用量:肉雏鸡日粮4%以下;生长肉鸡6%以下;肥育肉鸡和蛋鸡7%以下;生长猪可以耐受日粮中高达20%-25%的羽扇豆粕。

 替身九:豌豆

豌豆生长于凉爽气候条件下,偶尔也产于亚洲国家,豌豆破碎并非为了榨油而只通常用于连壳研磨。象其他豆科植物一样,豌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如果将豌豆作为饲料原料而未经热处理加工,这种抑制因子会带来麻烦。不过生豌豆只含有约相当于生大豆1/10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豌豆还含有单宁和多酚,该物质降低氨基酸的消化率。豌豆还含有少量的脂氧合酶(Savage,1989)。

豌豆中极缺蛋氨酸,但对猪禽来说有足够的能量。由于豌豆含有抗营养因子,通常的最大使用量为10%-20%。对用豌豆配制成的饲料进行制粒是有益的。

 替身十:棕榈籽粕

棕榈籽粕主要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泰国,是棕榈果实炼油后的一种剩余产品。估计1997年世界总产量为260万吨。

棕榈籽被厚壳包裹,炼油必须先将果壳压至开裂,并去壳加蒸汽调质后才能进行炼油。棕榈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壳的清除。由压榨炼油生产的棕榈饼含残油约6%,由溶剂浸提生产的棕榈粕含残油在1%到2%之间。在各种油粕中,棕榈籽粕的蛋白含量是最低的,正常范围在16%到18%之间。如果壳和果实纤维不能有效地清除则会出现蛋白低至13%而纤维超过20%。由于高纤维,棕榈籽粕的能量含量颇低,尤其是对于家禽。棕榈籽粕纤维中的一半是中性洗涤纤维而且半乳甘露聚糖如β-(1,4)-D-甘露糖含量高(Daud and Jarvis,1992)。通过添加饲料酶来改进棕榈籽粕的营养价值有很大潜力。

与花生粕和椰子粕相似,棕榈籽粕的氨基酸成分在氨基酸平衡和消化率方面都很差,缺乏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估计家禽对棕榈籽粕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消化率低达59%,而大豆粕的相应值为90%。棕榈籽粕中其他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也低。氨基酸消化率低的原因是蛋白质被套在碳水化合物复合物中以及炼油工艺中的高温处理。

由于纤维高和氨基酸消化率低,棕榈籽粕可能最适合用于反刍动物饲料。对猪来说,棕榈籽粕的适口性差需要配合糖稀才能达到合理的采食量。与椰子粕相似,棕榈籽粕残油中含有短链饱和脂肪酸,因而能使胴体产生洁白坚实的背膘。在禽料中应限制棕榈籽粕的使用,因为其蛋白质量差、纤维含量高而能量价值低。据报导含壳的棕榈籽粕会导致家禽肠道壁细胞损伤。

  替身十一:椰子粕

椰子仁是取自晒干或机器烘干的椰子果实的果仁。主要生产国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该两国占有1997年世界总产200万吨椰子柏中的2/3。按重量算,椰子仁可炼出约30%-40%的椰子油。干的饼块状残渣再进一步研磨成椰子(粕或饼)粉。由压榨工艺生产的椰子饼中残油含量约8%,有时再用溶剂浸提,这取决于市场对油的需求,现在这种需求颇高。椰子粕尚有疑难问题;含油量变异大,霉菌污染和难消化的非淀粉多糖含量高。

在实践中遇到的多数椰子饼的残油含量在9%-16%之间。有些小规模榨油工艺或用不良设备生产的椰子饼的残油含量可达20%。用溶剂浸提的椰子粕残油含量低于2%。残油含量较高的椰子饼是有价值的猪、禽能量来源。椰子油主要是由短链饱和脂肪酸组成(50% C12:0,15% C14:0),容易被猪、禽消化。

高湿度、干燥条件不良和贮存不当导致椰子仁被霉菌污染的高发生率。椰子仁是一种霉菌毒素形成的理想培养基。此外,湿度高和贮存温度高有利于残油的氧化从而影响到椰子粕的适口性。椰子粕的高纤维含量严重地影响到它在禽饲料中的应用。椰子粕的纤维富含甘露糖聚合体,其消化率低。常对猪禽有缓泻作用。

椰子粕的蛋白含量范围在19%-23%之间,比大豆粕低得多,它的蛋白质质量在氨基酸平衡和消化率两方面都差(表4)。椰子粕的氨基酸消化率可能由于加工温度过高而进一步降低。椰子粕的氨基酸组成比许多其他蛋白来源都差,缺乏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但精氨酸含量高。已知过量精氨酸有碍于赖氨酸的利用,(饲料中)椰子粕含量高可对猪禽的生长速率起负作用。在使用椰子粕时补充赖氨酸以校正赖氨酸的短缺和减少精氨酸的拮抗作用是很重要的。

椰子粕在禽料中的配入水平在很大程度尚取决于椰子粕本身的质量,特别是有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情况。在禽料中优质椰子粕的配入上限通常约3%或4%。椰子粕因纤维含量高和赖氨酸消化率低(62%),建议不用于仔猪诱料。随猪年龄增加,椰子粕在生长肥育阶段的猪料中的配入量可增加到10%。椰子粕中的残油是高度饲和的,会增加猪胴体背膘的硬度。这一点虽然对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以腿肉为例)是理想的,但在亚洲未必容易接受。例如烤猪肉中坚硬凝固的脂肪在中国人和其他人种的视觉和味觉取向上被认为是否定的。

结论

较廉价饼粕蛋白的可利用性提供了降低饲料生产成本的出路。上述讨论指出单凭对某种蛋白原料的近似成分和总氨基酸分析来评价该原料的适用性是不够的。基于下列的更广泛的评价规范是必要的:

1、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

由于这些替换蛋白资源的质量变异比大豆粕大,求知材料的来源和所用的加工方法便很重要。使用最适宜的营养价值和通晓各种原料局限性的技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成功地达到降低成本而无损于动物性能的目的。

2、氨基酸平衡和消化率/利用率

这些重要考虑决定蛋白质效率或氨基酸利用率。虽然很多饲料原料尚缺乏这方面的信息,但根据以往的历史与经验应该作出一些估计。

3、抗营养因子

当饲料原料的来源和质量不能确定时,抗营养因子可能成为问题。其分析成本通常较高,分析设备不易到位。应强调指出通过培育新的油籽品种,改进加工方法和采用饲料酶,与抗营养因子存在有关的问题将变得更无关紧要。

4、原料成分对动物产品的影响

这一点在试用新饲料原料包括新蛋白资源时经常被忽略。任何对猪肉、禽肉、禽蛋的市场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不论是气味、颜色、口感和品味都会严重损害饲料产品的可接受力。此外,论及终端产品的质量,应注意,在某一国家是理想的可接受的产品未必可行于另一个国家。

文章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作者:若南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2402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美锦能源一手能配几张转债四点钟蘑菇醒了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