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之间有着浩瀚的海洋,因此发展出了与欧亚大陆截然不同的生态体系。随着近代殖民活动的加剧,很多来自欧亚大陆的动物来到澳洲,由于缺少天敌,一度泛滥成灾,比如兔子和野猪,对澳洲的生态体系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澳洲政府不得不组织民间和政府的狩猎队以期限制这些动物的繁殖数量。
(澳大利亚人口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
可是与此相比,澳大利亚以7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只养育了240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之低,排在世界各个大洲末尾。为什么澳大利亚能够成为动物们的天堂,而人口数量却只有这么少呢?
风水上有个说法,权可一观:山主人丁水主财。一片相对独立的大陆,山势雄伟、水资源丰富一般都更容易孕育出来发达的文明。这可能与远古时期人类穴居有关,山地多,说明洞穴多。水主财就更容易理解了,“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水意味着可以开展种植业、畜牧业,而且可以少生很多疾病。如喜马拉雅山隔开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和印度,都是有着发达的文明和众多人口的地区。
反观澳大利亚,它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大陆,只在东南一带有一些海拔在1000-2000米的山地,成为澳大利亚的分水岭。由于山地不高,又靠近沿海,积聚的水气降到地面汇成河流的长度都不长,水量也不丰,形成的流域面积也很小。因此,澳大利亚实际上也只有东南一角能够形成“有山、有水”的格局,且也属于薄地性质,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
(澳大利亚河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虽然这些地方不能住人,但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其原因就是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全国多数土地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统治下,高温少雨,而且澳大利亚境内又缺少高山峻岭等改变大气环流的地形,使得降雨量很小,澳大利亚全国平均年降雨量是462毫米,而且分布年份很不平均,有些年份只有126毫米,而且这些降雨量还是与东南和北部热带雨林地带平均得来的,因此扣除掉这些多寡不均的降水,澳大利亚内陆的降雨量就更为稀少了。
400毫米降雨量,又被称为15英寸等降雨量,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数据。
翻开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到,从中国东北到西南,这条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将中国分割为两大区域。
该线的东南部是季风区,也就是受太平洋、大西洋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适宜种田;此线的西北部由于大山的阻挡,是夏季风吹不到的区域,也就是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干燥多风,只能放牧。非季风区尽管也有少量的内陆河与地下水灌溉的绿洲农业,但占压倒性优势的仍然是游牧经济。因此,这条线就成了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分界线,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分界线。
(中国的400毫米等雨量线)
历史上,中国几千年来游牧帝国与农业王朝之间的战争不断,就与这条等降雨线有关。如以此来论,中国胡焕庸线以西、以北的地区,面积大约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占总数的6%,大约有7000-8000万人。这也可以作为澳大利亚的理论人口潜力吧,人口再多生态环境又要被破坏了。
澳大利亚在18世纪末开始殖民,到现在仅仅只过了不到200年,人口已经到了2400多万,尤其是2000年时,澳大利亚只有1600万人,一代人不到已经增长了50%,这要放在中国或者印度,这样的人口增长率,已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澳大利亚如果想改变内陆地区草木不生的困境,有一个改天换地的办法,平地堆砌高山峻岭,人为改变气流方向,也改一改澳洲大陆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