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指导意见》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统筹推进工作。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运营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强化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要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要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提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战略风险、创新业务的合规性、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外包风险等管理,同时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强组织保障,做好监督管理等要求。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 评
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规范。《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统一认识、促进发展,在机制、方法和行动步骤等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将持续做好《办法》的落地实施工作,督促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规范反洗钱履职行为,切实做好我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控工作。
(中国金融新闻网)
点 评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
展开全文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出台的,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通过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价格管理水平、强化多方监督和行业自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解决市场机制失灵和经营管理粗放问题,纠正不当逐利和不规范服务行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可持续、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指导意见》立足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价格管理和行为提供原则性指导,在五个方面明确了要求。第一,压实机构主体责任。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服务价格实施统一归口管理,规范服务流程,优化系统控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授权管理和行为管控,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第二,规范定价要求与校准机制。明确比例定价、区间定价、协议定价、基于外部成本定价等不同定价方法应满足的条件。第三,强化对服务外包机构与合作方的管理。在聚焦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服务的同时,关注金融业态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变化,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动管理意识。第四,鼓励主动惠企利民。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减费让利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适当减免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基础银行服务费用,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定价和服务优惠。第五,划出五条监管红线。禁止市场调节领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融资相关服务质价不符、定价区间过大、引入外部服务加价过高、重复收取费用等行为。
《指导意见》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便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服务价格评估、调整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系统功能等落实工作。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 评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各行业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项目逐步减少。在银行业领域,仅有个别银行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项目已成为最主要类型。《指导意见》的正式实施,将促进银行业在新发展阶段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形成价格公平竞争、管理规范有效、服务优质透明、权益保障充分的市场环境。
观点聚焦
IMF: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面临多重威胁
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
IMF称,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增速预测有所下调。IMF将美国的增速预测下调1.2个百分点至4%,也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4.8%。
IMF还调降其他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2022年的经济增速,例如出于供应链中断和疫情对经济破坏等原因,将欧元区2022年的经济增速小幅调降0.4个百分点至3.9%。其中,由于德国经济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冲击更加严重,IMF对德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的调降幅度更大,达到0.8个百分点,至3.8%。
相比发达经济体,IMF更多地表达了对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在报告中,IMF将巴西2022年经济增速大幅下调1.2个百分点至0.3%,将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经济增幅下调0.2%至5.6%。
IMF认为,2022年全球经济状况与此前预期相比更加脆弱,原因包括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广泛传播导致全球各经济体重新出台限制人员流动措施,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和供应链中断引发通货膨胀水平超出预期且波及范围更广等。
(环球时报)
孙国峰:要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 及时熨平流动性短期波动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中国金融》撰文称,要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及时熨平流动性短期波动,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展望2022年,孙国峰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内部面临下行压力,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从国内来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仍然存在,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经营较为困难。通胀预期稳定,但也要关注全球通胀变化对我国的影响。综合来看,国内外形势对货币政策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孙国峰表示,2022年,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主动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加主动有为,更加积极进取,注重靠前发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谈及如何深入理解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内涵。孙国峰指出,一是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要聚焦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以进促稳,体现为三个“力”:要充足发力,量价配合,保持总量稳定;要精准发力,主动出击,优化经济结构;要靠前发力,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二是要灵活调节。根据形势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灵活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精准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信贷结构“先立后破”,既优化结构,又稳住总量。
三是要量价适度。既要防止经济下行和信贷总量收缩共振,也不能“大水漫灌”大幅冲高,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步增加,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新浪财经)
每周监管咨讯
《每周监管资讯》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梳理并点评本周最新的金融监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