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船舶  BC支付接口  学生  时间  软件  公司 

车辆统筹市场风险频发:有人经历爆雷 有人担心会踩雷李太白歌词

   日期:2023-07-12     浏览:42    评论:0    
核心提示: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近期,随着多家机动车车辆安全统筹企业爆雷,车辆统筹话题引起市场关注。保险业人士统计发现,截至去年底,全国有超过580家统筹法人机构,其中在2018年成立的机构中,已有67%处于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近期,随着多家机动车车辆安全统筹企业爆雷,车辆统筹话题引起市场关注。保险业人士统计发现,截至去年底,全国有超过580家统筹法人机构,其中在2018年成立的机构中,已有67%处于失信状态。

所谓车辆统筹,是一种由车主或运输公司缴纳费用,在发生事故后,由相关企业提供互助补偿的产品,虽有保险性质但又不是保险业务,经营此类业务的企业并非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多位保险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统筹解决了一些市场需求,但往往没有遵循保险经营原理,又缺少严格的监管机制,其中蕴藏风险非常大。

这种被称为“车险界P2P”的类保险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一边“爆雷”又一边快速发展。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该链条上的多位业内人士发现,有人在经历爆雷,有人在担心踩雷。

车辆统筹产品

风险频发

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在车辆统筹市场中,裸泳者特别多。

拥有20多辆重型货车的张云双(化名)正处在与车辆统筹的蜜月期。此前一直采用分期方式支付商业车险保费的他,今年开始在一家统筹公司做起了兼职代理,同时也给自己的车购买统筹。

据了解,近几年,在多重因素推动下,车辆统筹逐渐受到营运货车车主的青睐。各类统筹机构的名称和形式略有不同,多由汽车服务公司而非保险公司运营。主要运营模式是向客户收取统筹费用,机动车辆发生事故后,由这些机构提供互助补偿。

张云双选择统筹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便宜。“手里有点闲钱的话,谁不愿意买保险?这不也是没办法了么?运输收益不好,几千块钱就能买一份和商业保险一样的保障,为何不赌一把?”他说。

相较张云双,河北的林刚(化名)率先感受到统筹“爆雷”的滋味。2019年8月,由于在传统渠道无法投保商业险,林刚第一次为名下的一辆重型营运货车购买了统筹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从这份机动车辆统筹单上看到,其单证样式、保障内容都和商业保险单十分相似,只不过提供统筹服务的是河北一家交通服务有限公司。统筹单显示,提供的统筹服务包括三种:“机动车第三者责任统筹”(100万元)、“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统筹-司机”(5万元)和“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统筹-乘客”(5万元),统筹费合计8856.92万元。

4个月后,林刚的这辆车发生交通事故,修理费1.1万元。待林刚去找统筹公司,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开始还说核实核实,后来就没音讯了,没人搭理了。”他说。

记者尝试拨打了上述统筹单上的全国统一客服电话,语音提示“电话用户现故障”。林刚现在陷入多难境地,公司电话打不通,也找不到对应的监管部门来反映问题,“看来只有走起诉这条路了。以前我都不懂统筹,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遭遇统筹公司爆雷,不仅车主难获得统筹赔款,统筹代理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张林(化名)是一位兼职的统筹代理人员。最近,他代理的一家车辆统筹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2021年7月份打款还好呢,12月突然间就不行了。有一批10多辆车2022年下半年才到期,保费想退也退不出来,要真是碰到人伤人亡可咋办呀。”张林颇为担忧。

展开全文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曾提及,鼓励运输企业采用交通安全统筹等形式,加强行业互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这成为统筹公司开展业务的依据。

但由于统筹公司本身经营的就是高风险业务,一些经营主体却采用低价抢市的粗放模式,同时缺乏精算定价机制、良好的管理能力,2021年底以来一些统筹公司风险问题凸显。

“最会保”创始人陈文志分析,据启信宝数据整理,2016年以前,营业范围注明“安全统筹”或者公司名称中带有“统筹”字样的公司仅有38家。现在,企业名称或者营业范围中有机动车安全统筹和交通安全统筹的公司超过1300家(含分公司),比保险公司还多,多数都是近两年成立的。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超过580家统筹法人机构,其中2018年成立的法人机构已有67%失信。

“一些统筹公司是无知者无畏。”一家财险公司精算负责人认为,“没有风险识别、管控能力,还吃高风险业务,崩是必然的。”

据中国之声此前报道,在河北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已有多家开展统筹业务的公司因无法正常理赔,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2021年12月23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表示,河北省政府已作出部署,由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尽快拿出有效措施,规范此类市场行为。

部分营运货车

遭遇保险保障难题

车辆统筹兴起的背后是部分营运货车保障难题待解。

对于像张云双这样拥有20多辆货车的车主来说,更低的价格就是选择统筹公司的最大理由。“一分钱一分货,谁都知道保险好,但是贵啊。”张云双说,“以前货车利润高,觉得花2万~3万元买个保险没啥问题。现在运输行业收费太透明,货车这点利润,买了保险后剩不了多少钱。”

对于重型半挂牵引车车主李华(化名)来说,购买车辆统筹产品,则是因为挂靠的运输公司可以从统筹公司获得更多返利。但2021年初发生追尾碰撞后,李华一直未能从统筹公司拿到补偿费。企查查显示,其购买统筹的这家汽车服务公司已经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司法案件超1000件。

令人讶然的是,前一期统筹赔款还没拿到手,去年9月,李华所在运输公司又换了一家2020年成立的车辆统筹公司继续为其车辆购买统筹。“运输公司不出手续,个人没法买保险。虽然统筹便宜,但我们车主可没少花钱。”李华说。

对于林刚这样的车主来说,则是无奈的选择。林刚的十多辆货车中,有些车辆顺利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但有的只能买交强险。1月初,林刚曾咨询保险代理人关于其余车辆投保商业险的问题,对方回复,“车辆因为评级问题报不了价格,现在评级高的车不能保。”

为了验证重型营运货车投保的难度,证券时报记者尝试电话投保。

“是牵引车吗?”一家大型财险公司销售专员查询了一番后,抱歉地说,“10吨以上的大货车,电话车险没有投保权限。”这位专员建议咨询给这辆货车办理交强险的代理人,因为一般代理人的权限最高。得知代理人也没办法后,她只好建议问代理人是否可以推荐其他公司。

记者随后又拨打另一家大型财险公司电话热线尝试投保。听到是营业大货车后,电话专员直接表示电话渠道投不了,“一般都是在当地门店投保”。而该公司当地一家营业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需要车主持驾驶证到现场才能报价,每辆车的报价都不一样,打分40分以下的投不了。

针对营运货车的投保难题,2021年11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营运车辆保险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财险公司高度重视营运车辆保险承保服务工作,对系统内营运车辆保险承保政策进行全面排查,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拒保或拖延承保交强险行为。通知还要求,大型财险公司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承保营运车辆商业保险,促进营运车辆商业保险实现愿保尽保。

一家保险公司精算负责人王刚(化名)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政策出台后,营运货车投保难问题有所改善,但是部分超高风险业务很难解决。因为核心问题是,随着车险领域大数据的应用,风险细分和精细化运营推进,保费与业务风险紧密挂钩。

在业务风险高低定价的机制下,极高风险业务的自主定价系数大约在2倍以上,但车险综改后给予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上限系数为1.35倍。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按目前的定价上限来承保,难以覆盖其测算的风险成本。这部分定价无法覆盖风险的业务自然成为剩余市场。“不过,这部分业务市场不大,真正占比不超过5%。”王刚说。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1524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车辆统筹市场风险频发:有人经历爆雷 有人担心会踩雷李太白歌词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