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BC支付接口  销量  船舶  时间  软件  学生  公司 

中路保险再融资,向全球投出橄榄枝!"偿二代Ⅱ"来了,险企迎"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日期:2023-07-04     浏览:28    评论:0    
核心提示:新年里,保险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中就包括险企偿付能力的变化。 2021年,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不少保险公司为了业务发展需要,不约而同踏上了招商引资之路。尤其是地方性险企,或基于业务的压

新年里,保险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中就包括险企偿付能力的变化。

2021年,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不少保险公司为了业务发展需要,不约而同踏上了招商引资之路。尤其是地方性险企,或基于业务的压力,或基于拓展的需求,亦或因为规范经营的需要,各种增资信息接连披露。

有公开募资的,有发债的,还有寻求股东驰援的,有的还走出了国门。

这不,刚进行完一轮增资的中路保险,仅隔2个月时间又要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战略投资者,开启第二轮增资扩股了。

中路保险增资,既有自身战略的考虑,也有行业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这也只是地方中小险企所面临的一个缩影。

这只是一个缩影

1月4日,中路保险官网消息显示,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战略合作伙伴,开启第二轮增资扩股,而这次增资的方式则是采用公开招募来邀请战略投资者。

这一消息发布后备受关注。毕竟,作为一家刚刚完成增资的险企,又一次宣告进行更大规模的增资,实属少见。且单从增资数额看,中路保险此次计划募集的资本规模在15亿元左右,相比2021年11月的5.38亿元,多了近10亿元。

据悉,2021年11月,中路保险完成其首轮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5.38亿元,引进了青岛地铁金控公司、青岛金胶州资产2家新股东,中路保险的股东数量也从8家增至10家。仅仅相隔2个月,中路保险便又宣布第二轮公开增资,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行业头部公司马太效应加剧,与全国财险公司平均实际资本83亿元相比,中路的资本实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入围大型项目招投标资格受到限制,信用保证保险、特殊风险保障等扩展类业务仍不具备承保资格。”

不仅如此,中路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敏还表示,要实现规模效益双双快速增长、打造专而美的特色保险公司、进入行业中小公司发展前列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

展开全文

从这一层面看,中路保险对于资金的渴求主要还是起因于业务的发展。由于自身资本实力有限,相比其他险企而言,中路保险处于竞争下风,而为了突破资本金局限,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竞争实力,中路保险对于资本补充显得很迫切。

当然,为了保证战略合作者的质量,在此次公开招募中,中路保险也提出了相应的诉求,即:

征集对象主要为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丰富保险业务资源,愿意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能够为中路未来发展带来战略协同、业务协同或科技协同效应,有效促进中路提升发展质量和整体价值,能与中路形成长期共同战略生态的国内外大中型企业。

地方险企成主角

回到此次中路保险的增资,其实可以算是中小险企,尤其是地方性险企增资的一个缩影。

据『A智慧保』统计,2021年,有27家险企发布了增资公告,而中小险企依旧是增资的“主力军”。其中,至少有8家地方性险企在保险业协会发布了增资公告。有的增资有收获,有的仍然在路上,如北部湾财险、北京人寿仍悬而未决。

观察这些险企增资的特点,或寻求原股东的“援助”,或引入新股东。只有少数险企会通过产权交易所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资或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增资。

例如,国富人寿、君龙人寿、东吴人寿、长江财险等均采用原始股东出资的方式。其中,国富人寿增资数额从2021年5月发布的10亿元缩减至9月更新的6.34亿元,有两家股东犹豫之后退出了增资行列,且这一增资尚未到位。

而从增资方式看,主要是采用原股东出资,或引进新股东,这类增资操作灵活且门槛不会有很大限制。只要股东同意增资,且没有争议,一旦股东资质符合监管要求,增资落地的几率就很大。但不可否认,这也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对于那些通过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募资的险企,其实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例如募资迟迟难落地、股东资质不过关等。

而且,有的险企虽然通过发债来补充资本,但有时也会出乎意料。比如,2021年年底,中恒集团一边拟参与北部湾财险的增资,一边又计划认购北部湾财险发行的资本补充债。但来自交易所的一封问询函,让中恒集团打消了认购北部湾财险“股债”的计划。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地方险企尝试向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同时,资本也在检验着险企的发展潜力。

“偿二代”二期只是助推器

其实,对于险企而言增资并不稀奇。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有资本金的支持。

总体来说,增资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 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偿付能力等核心指标符合规定。

○ 扩大业务规模和机构布局,能拓展更多的业务范围。

首先,从偿付能力看,监管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此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中要求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外,随着2021年年末“偿二代”二期的推出,2022年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偿付能力的压力。

出台“偿二代”二期,监管不仅完善了利率风险的计量方法,还增设了重疾恶化因子,将长期寿险保单的预期未来盈余根据保单剩余期限分别计入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等内容。这些新的变化,让行业大呼“大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或普遍出现下滑,甚至个别险企偿付能力会出现‘腰斩’至严重不满足的情况”。

正如西部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所言,“偿二代”二期延续了监管“保险姓保+防控风险”的导向,首先影响的是综合偿付能力,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偿二代”二期提出的优化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标准;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计量,规则切换后不得将评估增值计入实际资本;优化核心资本质量,剩余期限超10年的保单才能计入核心资本等条款,将给险企的实际资本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头部险企受益于良好的产品结构及风险管控,预计规则切换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保持在150%以上,部分险企仍可维持在200%以上,超出监管最低标准的同时,在长端利率承压的情况下仍可充分把握权益投资机会。反观业务、投资相对激进的中小型险企降幅更大,可能存在资本补充需求,或需申请过渡期。

因此,为了提前做好防范,增资成为很多险企的选择。

其次,从业务扩展看,这主要集中于中小险企,尤其是地方性险企。作为依靠地方政府或地方企业发展起来的险企,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体量小,且经营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注册地。虽然有的地方性险企已走出注册地,开始向全国发展,但从开设的省分机构看,其实并不多。尤其是从保费收入来源看,注册地省市的保费占比依旧是大头。

这些地方性险企虽然在当地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面对全国竞争时,往往又会因诸多因素受限,落后于其他全国性险企,为了加速发展,像中路保险此类中小型险企便试图通过不断增资寻求突破。很多地方险企都尝试“走出温室”,走向全国化,其中,资本金是不可缺少的支撑,绕不过的一个硬门槛。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再有一批中小险企加入增资的行列。特别是险企“补血”新工具,永续债“开闸”正在酝酿中,有望给2022年中小险企“补血”增添新渠道。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1127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中路保险再融资,向全球投出橄榄枝!"偿二代Ⅱ"来了,险企迎"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