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BC支付接口  船舶  软件  学生  时间  公司 

瑞银中国总裁金弘毅:不排除最终100%控股瑞银证券打比方的成语

   日期:2023-07-02     浏览:26    评论:0    
核心提示:“我们的中国战略是把握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机遇,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投资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拓展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积极推进增持瑞银证券的股份。”近日,瑞银投资

“我们的中国战略是把握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机遇,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投资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拓展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积极推进增持瑞银证券的股份。”近日,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及中国总裁金弘毅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表示。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及中国总裁金弘毅

作为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证券合资公司,瑞银证券是瑞银在中国的核心投资银行平台,2022年迎来了开业15周年。

在金弘毅看来,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巨大,再加上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以及财富管理、储蓄管理的需求特别旺盛的背景之下,国际投资者的配置中国资产的意愿非常强。

在谈到对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期待时,金弘毅表示,一方面仍然是深化金融改革与开放,另外是注册制如何更进一步的推广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实以及加强的。中国已经在过去三十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年轻,仍有很大发展的空间。

从行业来看,金弘毅表示非常看好包括新经济、新能源、“碳中和”相关的这些技术以及行业,另外包括跟芯片相关的,以及现代制造业有关的行业。

瑞银此前曾宣布计划将瑞银证券的控股比例将从目前的51%提升至67%,金弘毅对此表示,当前的目标肯定是先完成提升至67%的持股比例,但未来不排除100%控股的可能。

金弘毅表示,希望政府对外资开放的趋势能够继续,而且进一步加深,特别是能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产品上面。“外资投资中国市场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未来的路还非常长,我们很有信心可以继续在这个市场里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金弘毅说。

金弘毅现任瑞银亚太区投资银行主管及中国总裁,他曾积极推动瑞银的业务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和内地的业务发展,2007年在中国内地设立了瑞银证券。金弘毅还为亚洲主要客户牵头执行了多宗资本市场交易与并购交易,如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太保、海通证券、信达资产管理、港交所等。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金弘毅的对话(略有删减):

展开全文

澎湃新闻:瑞银此前曾宣布计划将瑞银证券的控股比例将从目前的51%提升至67%,请问进展如何?接下来有全资控股的计划吗?

金弘毅:将控股比例从51%提升到67%的外部流程基本上已经走完了,最后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我们希望能够尽快顺利完成。

至于说下一步,如果达到67%之后,我们外部股东只剩下一家。我们不排除最终是100%控股,但是我们也非常珍惜跟北京国资委的关系,所以我们会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当前的目标肯定是先完成我们67%的持股比例。

澎湃新闻:具体到投行业务来看,你觉得与中国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中有哪些机会?

金弘毅:从发行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未来这段时间肯定还是有不少机会的。

首先,中国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很多的新兴企业,他们需要继续进一步融资。所以无论在境内还是境外的融资上市、发债,包括发REITs这些产品,相关需求还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从并购的角度来看,走出去的跨境并购机会确实比起五六年前相对少一点,但是现在也有很多的并购需求,包括一些公司希望把他们的份额做大,或者有一些公司因为不能按照原本的上市计划去走,也可能有并购的需求。

另外生物医药基金在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强劲,不少私募也是希望能够投进去这些新兴企业里面。

澎湃新闻:监管政策变化给中国公司的上市选择带来的影响,备受市场关注。你觉得,中国公司赴境外上市的趋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金弘毅:整体上看,2021年中国境外资本市场业务表现上半年和下半年有较大的变化。从公开数据来看,中国公司境外IPO的量总体下降了18%,但仍在523亿美元的水平。当然这里也需要强调2020年是非常强劲的一年。回到今年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趋势变化,我认为首先,过去的确有不少企业选择去美国上市的,因为美国可能在科技方面,可比公司比较多,流通性也比较好。但是现在美国市场对我们中概股可能有难度。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概股去美国上市的数量会大幅度缩小。

我觉得香港市场会成为很多内资企业的首选,因为香港是最熟悉内地市场及内地企业的上市地,而且在监管环境而言,也是符合内地的监管需求。另外,香港也形成了非常好的生态圈,包括了分析员、投资者,大型基金等等,所以整体来说,我相信香港市场在未来很可能会是中概股的首选地。

当下可能会有一个调节期,这里面有监管的因素,包括跨境数据的安全性,行业的垄断性,VIE结构等问题需要梳理。市场现在可能在等这些具体的条文出台及操作细节。

当然也可以看得到,现在其实很多ADR公司在美国上市、退市以后,或者可能会转去中国境内上市,这也是有的。我感觉无论是内地市场还是香港市场,都会因为美国的上市相对减少,而从中获益的。

澎湃新闻:2021年恒生指数的表现相对来说是比较差,不少赴港上市的新股或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都陷入了破发的局面,你觉得这个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2022年还是会持续这样的状态吗?

金弘毅:我觉得这里面既有市场因素,也有一些监管因素。就这些监管因素来说,刚刚提到的有关中国监管层对一些垄断行业,对于数据安全,对某些行业现在所面临的一些债务危机的处理方法,等等。整体来说,会导致投资者相对谨慎的。

而且从过去几年的趋势来看,并不可能一路上升的。这个时候有一些调节,让投资者有一个新的判断,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所以整体来说我并不担心。可能在第一季度仍然会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态势,但是随着第二季度,特别在刚刚讲的一些细节出台以后,可能到时候投资者会重拾信心。

另外我们也不能排除2022年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的确看到中国经济现在有放慢的趋势。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从2021年的7.6%放缓至5.4%。但同时境外包括美国等等也开始采取了银根收紧的措施,可能更早进入加息的周期,所以这些也会造成资本市场上面的波动。现在调节不一定是坏事,主动权在我们手中。到时候可能我们调节完了,中国市场(包括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市场。

澎湃新闻:202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您的预期看来会有哪些亮点和发展趋势呢?

金弘毅:我觉得一方面仍然是深化新的改革以及落实新的安排,这里包括北交所跟上海、深圳不同的定位,我觉得这个需要一些时间落实的。

另外是注册制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广实施,包括一些发行的细节、询价,等等。中国已经在过去三十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相对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市场,当然仍有很大发展的空间。

从行业来看,我们仍然非常看好包括新经济、新能源,包括现在我们“碳中和”相关的这些技术以及行业,我们觉得这些都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包括跟芯片相关的,以及现代制造业有关的,我们都非常看好。

澎湃新闻: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有占比不断增加,站在国际投行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这种情况是会继续持续下去吗?您觉得在现阶段配置中国市场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吗?

金弘毅:肯定是的。因为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可持续增长的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虽然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的一季度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增长可能会有一些回落,但短暂的下降其实不一定是坏事。特别针对某一些行业的调整,我觉得早调整好过晚调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增长的可持续性。

既然中国的经济体已经那么大了,又有那么大的增长前景,所以国际投资者的配置应该说意愿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再加上中国的老龄化以及财富管理、储蓄管理的需求特别旺盛,所以我认为外资对中国的配置应该是不断加强的。

除了股市以外,债市方面的配置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债券评级、产品的更加多元化、城市以及地方债的安排,以及RETIs产品将来继续加大等,这里面的发展空间太大了,应该说对中国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就国际重要指数对于中国市场的配置,我们也不断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大他们的比重,因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增加中国的占比,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事情。

澎湃新闻:“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之一,您觉得注册制的逐步实施会对中国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影响?

金弘毅:注册制推出以后,缩短了公司上市的周期。同时,注册制也相对减轻了一些监管方面的要求,让上市活动更加市场化。所以我相信进一步地扩大注册制,会对整体市场的融资有帮助。除了不同的板块可以实施注册制,公司上市后的后续融资也应该更加便利。

澎湃新闻:站在瑞银的角度,目前外资配置中国市场其中的一些痛点、难点会集中在哪些方面?

金弘毅:首先,在外资参与中国市场的产品线上面,仍然可以进一步的丰富。其次,融资方面,虽然说现在注册制已经实施了,但中国还是比较重监管,所以这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我希望随着经验的加强,能够更快、更便捷的让公司完成上市活动。

澎湃新闻: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脚步加快,越来越多境外机构都在布局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是否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金弘毅:竞争是永远都有的,主要的竞争还是来自境内的金融机构。总的来说,我们还是非常欢迎多一些外资进入的,这个也正好反映了,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大家都在进入,一起把这个饼做大。特别在当前的国际形势比较微妙的情况之下,有那么多的外资愿意来中国投资、来中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金融业务,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中国是整个世界里面很重要的一环,金融机构要有好的表现,必须要在中国立足,这个我们还是非常欢迎的。

我想再补充一点,其实他们很多既是我们的竞争者,也是我们的客户,所以有的时候他们进入中国并不是说单方面增加了我们的竞争。

举一个例子,大型国际资管公司,既是我们资产管理方面的竞争对手,但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投行二级市场部门最大客户之一。所以他们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对我们来说即使有竞争,但对我们的业务其实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很多时候,这些基金公司进入A股市场以后,他们会带来他们的管理理念、投资理念,这个时候他们会更加利用我们的券商平台,因为他们在全球跟我们合作得非常好,也知道我们能做什么,所以这对我们其实是一个好事。

澎湃新闻:作为外资机构在华展业时,还有哪些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金弘毅:总的来说,我们还是非常看好中长期中国的发展,也相信外资会不断加大他们在华的比重。就我个人来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对外资开放的趋势希望能够继续,而且进一步加深,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诉求。现在的确从产品、行业等各方面都在放宽,所以这个态势是非常好的,但未来希望能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产品上面。

二是在外资持股比例上面,虽然说现在都放宽了,但很多时候金融牌照在中国还是被视为非常好的资产,所以在增持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挑战。

澎湃新闻: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之一,从瑞银的过往经验来看,您觉得外资应该如何更好的去适应中国市场?

金弘毅:我自己的体会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需要更加有耐心。因为中国的事情都不是一条直线,总是曲折的,有时候走两步、走三步就要往后退一步,这都是很正常的过程。我一再说中国资本市场也就是三十年的历史,跟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历史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积累、不同的经验,所以要有耐心。

第二方面,关注监管。中国是非常重监管的体系,跟监管方面要有很好的沟通,跟他们建立伙伴式的关系。其实中国的监管者都非常乐意,特别是与我们外资,而且是有实力的外资不断交流、学习国际的经验。

第三方面,人才。中国一方面有独特的本土市场,所以很需要适应本土市场的人才。同时对于外资来说,又需要能够适应外资机构包括我们的合规、理念等的人才。也就是说,既要能适应本土,又要能符合境外市场。

因此,我们肯定是非常乐意、欢迎、需要市场上的人才。另一方面,从最初级入行的员工开始着手,加大我们自己的培训,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全面。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国际银行的优势。

澎湃新闻:瑞银证券是国内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瑞银证券发展15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金弘毅:瑞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瑞银证券为例,也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

首先是从“小投行”业务来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口碑,在过去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100%过会率的记录。成立以来15年,我们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额累计超过7300亿元,在外资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二级市场上面,无论是QFII或者是现在沪深港通,每一项交易当中我们都有非常明显的市场份额,也一直是海外投资者进入A股的首选券商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第一家将算法交易引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券商。

研究团队方面,瑞银也是在外资券商中中国股票研究覆盖最全面的,目前覆盖了近600只中国股票,其中包括290只A股。在机构投资者大中华区评选中,瑞银中国研究团队也是连续多年蝉联国际投行排名第一。

总的来说,瑞银证券是瑞银在中国的发展中最成熟的一个平台,也是我们最看重的一个平台。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市场对瑞银来说意味着什么?

金弘毅:我从1994年加入瑞银之后,1996年起就一直服务大中华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我参与得比较早。我觉得应该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中国加入世贸第一年,以及2003年QFII的开通、银监会的成立、汇金公司的成立,包括进行了银行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当时瑞银一方面入股了中国银行,另一方面也重组了当时的“北京证券”,现在就是我们的瑞银证券。资管业务方面,我们跟国投集团(SDIC)成立了国投瑞银基金公司。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4年底到现在。在2014年底开通了互联互通机制,2017年又开通了“债券通”。2018年,将外资的持股比例在券商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里面提升到51%。另外很重要的一步,2018年,A股纳入了MSCI,成为了全球投资中很重要的占比。2019年,外资的开放政策进一步落地,包括保险、券商、基金等都允许外资100%进入。

在这两大阶段里面,应该说瑞银都是非常积极、全方位的参与,到2018年的时候还成为了在新规落地后第一家51%持股的外资券商。

我们特别看好中国市场。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截至2021年6月,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已破10万亿元,其中70%到80%是证券和债券,这一数据在三年之内翻了一番。

可以说,外资投资中国市场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未来的路还非常长,我们很有信心可以继续在这个市场里面占有更大的市场比例。

澎湃新闻:瑞银证券业务发展未来有何计划?

金弘毅:瑞银证券在未来的发展,应该说是随着我们不同的业务线以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机遇。

首先是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我们可以看到科创版、沪深港、债券通、沪伦通、QFII、大湾区、北交所等都给了我们很多的机遇。只要跟上中国改革步伐,还是有很多新的事情可以做。

第二,我们非常积极地在拓展衍生产品交易、融资融券等等的业务。衍生产品这方面是我们全球的强项,将来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应该有很大商机的。我们是第一家获得了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牌照的外资券商,我们将积极开拓这一块的领域。

第三,我们会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包括财富管理。这是配合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这是一个大趋势。同时,在提高储蓄的安全性以及储蓄产品的进一步规范中,我觉得都有巨大的商机。

澎湃新闻:瑞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中,在接下来会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

金弘毅:我们的中国战略是把握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机遇,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投资银行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拓展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积极推进增持瑞银证券的股份。

另外瑞银证券的前身是北京证券,所以以北京为核心。但我们也希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在沿海地区,如上海、大湾区等,加大投入力度。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10668.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瑞银中国总裁金弘毅:不排除最终100%控股瑞银证券打比方的成语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