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知乎)  动力  孩子  销量  BC支付接口  船舶  学生  时间  软件  公司 

央行两项直达政策工具接续转换 结构性宽信用“托底”小微企业步履匆匆

   日期:2023-07-01     浏览:43    评论:0    
核心提示: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疫情时期两项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退出市场。 2022年第一天,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疫情时期两项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退出市场。

2022年第一天,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

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将有新的政策进行续接: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

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历经了两次延期,第一次由2020年底延续至2021年3月31日,第二次再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

截至到2021年11月,央行通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提供了189亿元激励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对2万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对15.1万亿元贷款延期。通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3175亿元低成本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794亿元,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6万亿元。

如何看待两项工具的转换?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其伟表示,两项工具中原有的普惠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际取消,银行贷款秩序回归正常节奏,也有利于稳定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而之前受益于政策的普惠贷款需要在2021年12月31日以后还本付息,这部分新增的财务压力主要通过滚动实施再贷款进行对冲。而且在必要时还可再进一步增加额度。

疫情时期的创新政策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何为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在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之时,为缓解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央行在推出一系列抗疫专项再贷款政策基础上,重磅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前者支持金融机构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后者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展开全文

在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再贷款、再贴现是典型的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新创设的两项直达工具,倾向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的特点。

央行曾表示,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激励资金约为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预计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

央行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而且,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主要面向经营状况较好的地方法人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于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发放的期限不少于6个月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央行通过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按地方法人银行实际发放信用贷款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期限1年,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

对于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购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本质是央行“无息再贷款”,信用贷款收益和坏账风险仍属银行本身,本质并未出表;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激励本质是央行“再贷款”,对延期贷款,央行将通过再贷款资金给予本金的1%作为奖励。

历经两次延期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曾撰文指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构建直达机制,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确保货币政策的效果可以直达传导末梢,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入激励相容机制,调动银行主体积极性,发挥银行成千上万个网点、上百万信贷人员挖掘掌握信息和配置信贷资源的优势,促进金融资源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决定延续普惠小微贷款延期和信贷支持计划。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指出,决定将两项货币政策延续至2021年3月31日。

随后,2020年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紧接着,3月10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表示,2021年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将会延续。

2021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2021年底。

当时,有市场人士曾表示,2020年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贷款并不是真正支持小微企业,还有部分借款人虚构材料骗取人民银行优惠政策。

上述通知要求,央行分支机构要会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做好辖区内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情况监测评估,防范政策执行中的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强组织推动,确保政策取得实效。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运用央行资金精准支持普惠小微企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对于部分银行来说,适度延长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让更多小微企业进入正常可持续经营轨道,也有助于降低部分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风险。国内需求稳步复苏,政策不急转弯、引导银行继续让利实体,企业获得实惠,有助于释放微观主体活力。

结构性宽信用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央行通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提供了189亿元激励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对2万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对15.1万亿元贷款延期。

另一项工具,通过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3175亿元低成本资金,直接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794亿元,撬动全国银行业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6万亿元。

经历两次延期后,工具实施至2021年末。央行规定,从2022年开始,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

央行表示,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央行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对于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如何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支农支小再贷款是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扩大对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投放,其中包含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央行已于2021年12月7日下调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更加优惠。

央行表示,自2022年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不再实施,支持计划的4000亿元额度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管理,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在现有基础上调增。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可继续以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向央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

在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其伟看来,政策托底支撑小微企业发展,以结构性的宽信用给中小企业托底或是2022年的小微政策思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策退出后,少数基本面较弱的中小企业可能会有风险暴露的压力。此外可以预期普惠贷款的增速目标可能会提高,从而来稀释中小企业整体风险。

原文链接:http://www.yzsw.net/news/show-10990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央行两项直达政策工具接续转换 结构性宽信用“托底”小微企业步履匆匆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