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有勇气追逐内心的渴望
6岁的男孩峰长得白白净净,文文弱弱,最精彩的是一双叽里咕噜乱转的眼睛
村里的七大叔九大姑的都喜欢逗他玩,不厌其烦地用满是胡子渣子的腮帮子去戳他的脸,或者是用长满老茧的大手去掏他的鸡巴
男孩峰很乖,站着一动不动任他们去戳去掏,忍着不退缩,不象别的孩子风一般地逃走,大家都觉得好玩,屡试不爽
看着他们乐此不疲的男孩峰心里想,他们怎么这么无聊啊!
那我就照直说了“老师我认为你不可以把学生当作你可以随意操纵的机器,更不能把他们个个驯成温顺的羔羊,他们有生命,有思想
老师塑造人,并不等于把学生当面团一样,揉来揉去的,你要给他们以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老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而不仅仅是家长,更要学会和学生交流
说实话,我们班很多学生被你一看就噤若寒蝉,我想是你目光中缺少一种东西吧……我妈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我认为她教得就非常成功,她的目光充满了慈爱,让学生有一种亲近她的愿望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的他的妈妈教的一个学生从小丧失了双亲,非常的自卑,忧郁的眼睛里满是绝望和无助,也就是他的母亲的温和的眼神化开了她心中的郁结,那个女孩乐观得起,全赖一双满含慈善的母亲的眼睛,后来她考上大学来信告诉他的母亲,感谢那双引导她走出人生低谷的眼睛,一双慈善的眼就是一盏灯
他讲他的母亲的故事时我一直静心的听着,我不想去打断他,想不到
教书之初是这个学生给我上了一课
/> 如此措不及防地面对一座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名山,我感到了一种奇异的逼仄
焉支山就在眼前,它的异域风韵甚至盖过了身旁的祁连山
从一首匈奴的歌谣中望见史书深处的焉支山,可以怅然若失,也可以神采飞扬——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祁连山的雪水使河西走廊润泽如绒,六畜不蕃息自然与失去祁连山有关
但匈奴妇女何以因失去焉支山而全无颜色?这是一个千苦迷题,我看着有些草莽之气的焉支山思量,一定有某种微妙的元素影响了匈奴女子的容颜
据方志载,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因山中盛产大黄,俗名大黄山
焉支山耸立于河西走廊中部,主峰在山丹县城东南,是黑河和石羊河的分水岭
与那些动辄上千里的名山不同,焉支山东西长仅34公里,南北宽亦不过20公里,它像一个袖珍珠宝,嵌在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让过往的诗歌大家不敢小视,纷纷解锦囊而颂之
唐时河西处军阵前沿,每遇大捷,诗人均以焉支山为胜利的象征入诗,犹视焉支山为凯旋门
但是,这与匈奴妇女痛失颜色又有什么关系呢? 使匈奴妇女痛失颜色的,不是一座土山,而是一种草
在山丹境内的焉支脚下,我始终没有分辨出这种可以妆饰颜色的“焉支草”(又名凤仙草)是什么,据说它株叶淡绿,花瓣雪白,是上等颜料
莫高窟千佛洞壁画中就有焉支草的成份
匈奴妇女取焉支草为胭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中的一幕:“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赤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 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原来这一座山,在霍去病将军抗击匈奴之前,竟是匈奴女子天然的粉妆码头! 一旦温情的散发着脉脉脂粉香气的焉支山因一支汉人的骠骑出现而随风零落之后,慷慨激昂的焉支山就以“叠鼓遥翻潮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的形式出现了——在它的西麓,紧控河西走廊连接青海通道的永固城是匈奴浑邪王的军事重地,与之相对的霍城则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时的驻防之所
两军遥遥对应,焉支山势如悬卵
对垒的结果,是单于唱出了使其妇女失了颜色的著名歌谣,而汉乃设河西四郡
隋炀帝西行时,在焉支山会晤西域二十七国使节,“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鲜艳,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当是时,焉支山又成了宣扬国威之所
我在焉支山下看到了浩如烟海的金黄的油菜花,头顶锦萝的放蜂人奔走在远处的草滩,犹如采集十亩黄金
在这个连峰委会,云蔚黛起,积高之势四面千里的焉支山阔大的水草河谷,那个失去了妇女颜色的匈奴单于的歌谣,让我有一种持久的惋惜
不远处的焉支山西麓,药草漫山,辉映一片,铺若胭脂——已经没有人会想起那种株叶淡绿、花瓣雪白的焉支草了
裙子》 柳条绿了,像你穿的裙子
但你好像对我说过:你的裙子,颜色越来越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