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香,纸并将其插在畜棚上
暮春了便有着用春天里各式野菜与腊肉等做成的社饭
就象每年的春节,一家人围着那架着三角的在火塘边吃年饭一样
要知道,一个春节母亲往往要准备数月
“二十六,打粑粑,二十八,啃粑槽,二十九,样样有
”在那一天到晚弥漫着火药味与饭菜香的新年里
除了有激动人心的新衣裳,鞭炮,更有那大年三十的压岁钱
而外婆,却总是重复着年年都唠叨的故事“乖孙啊,我们土家族的大年呢,应该在腊月二十九
那是我们的土司爷抗外寇取得了胜利,和将士们在大年二十九夜摆庆功酒
后来为了纪念这件事就在这天过年
在旧社会,穷人们一到新年就是一道关
地主老财象黄世仁逼杨白老一样的逼迫着穷人
穷人们就悄悄的提前过年;或者是把大米打成糍粑,肉熏成腊肉收着
他们一来,便带着着东西逃到山上
”那时年幼,如何懂得祖辈的故事里深藏着一个民族怎样的苦难与酸涩的记忆
又如何懂得这唠叨里,是一个民族五味具全的生活
河流突然显现出无数条皱纹,成为一个充满酸楚的老人
长风吹落云朵,化作了几只白鹭
重庆表妹来汉探亲
女孩放飞的那群鸽子没有飞回来,其实已经夭折了
咱们这一桌,视野四处都是大姐的姊妹伯仲,五六十岁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片,古稀前后的也有二三个,坐在一道除去辩论后代的是非锁碎,便是忆说往日,拉扯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