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满意再补!
美嘉:你想说什么
这就是课本中的华山,对我而言,华山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地理概念而已
在大学上古代文学时,读过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李白诗中描绘的是北峰的景色
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读过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
”明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象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啊
于是心向往之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妻子是从玉泉院后西山门开始登山的
登山的人以青年学生居多,一路洒满了他们激扬的青春,我们也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虽然看不清华山的奇险与秀美,但能与青春做拌的旅途是愉悦的
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我想,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也在于此吧
文人游山,重于精神的寄托;俗人玩水,在意感官的享受
文人游山达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禅宗境界,俗人玩水还是处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世俗层面
因为许多文人来过,一座山就有了灵魂
山一旦有了灵魂,俗人就来了
俗人玩水,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诗人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中的句子“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今晚的游客,大抵都在俗人之列
我想我们都一定会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散向四面八方,转眼不见了
谁都是愿把这心中的故事竣工作品,这作品都给人亲上加亲似的,谁都是把这心中寰球刻画成实际缺一不行的风景得意,谁不是一肚子话最后成了博学多才的生存领会,谁不是一怀怒放开放结果成了实际眼前的草率与不草率,谁不是一把把的功夫成了生存的时间物,谁不是一兜兜的功夫都掏了健忘与念念不忘,谁没有憧憬装在最有含意的功夫意旨箱
这样一路走着,终于到了山顶,除有一个山庄,竟无其它建筑
而站在山边望过去,除了雾还是雾
不能不说失望
因为被一些文字误导过,我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去一个景区多不看那里的介绍,因不想有文字来让我先入为主
然而这时我一直想:早知就先看看介绍,知道是这么座无趣的山后,就不会浪费时间来爬了
又能如何呢,也只得下山
短信说网友已到达事前约定的城市,和当地朋友沟通进行接待
我和一个同城的朋友前去
在一个嘈杂的外部和一个不断挣扎的内部,我暂时出逃,暂时寻找一个时间的起点和接口
及至8点多,才联络好另一个朋友
一个小时的旅途,意识半睡半醒,看表,发现距离她到站的时间已是负数
又发现短信,但已措手不及
头脑还生活残留的一个人不安的影子或者那些事的残片
还有,作为居民代表即将承担制定运作对盗贼的防范措施
想兑诺对网友接站的责任,但已不可能